北京哪能治白癜风不复发上海便利店疯狂“圈地” 年底将超过3000家联商
据新闻晨报消息 尽管便利店关闭事件时有发生,但大踏步迈向便利店的“淘金者”依然浩浩荡荡。 日前,香港中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宣布,到今年年底将在上海发展便利店450家,其长期目标更是锁定3000家。与此同时,世界便利店巨头7-11、日本知名企业Familymart(全家)便利店和顶新集团也启动了上海的便利业拓展计划。 而来自上海连锁商业协会的统计表明,到目前为止,上海便利店的数量已接近3000家,比市商委的“十五目标”整整提早了2年半。上海资深连锁商业专家顾国建认为,在1-2年内上海市场拥有3500家便利店,就进入饱和状态。 一位商业专家断言,到今年年底,上海便利店的数量将会超过3000家,一场便利店的“兼并战”将就此拉开序幕。 众商“开边意未已” 香港中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仅是今年上海便利业“押宝战”中的一支部队。除了老牌的联华便利、可的、良友、华联罗森、梅林正广和外,先后有好德、21世纪、喜士多等多家新*进入。 21世纪便利店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晓波一脸踌躇地介绍,自从去年5月21世纪第一家便利店现身上海后,到目前为止已有360家,今年年底将达到800家,明年有望突破1500家。好德便利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建华透露,好德目前在全市的便利店总数已达330家,今年年底有望突破500家。 面对便利店新*一步步地抢夺市场,老牌便利店并未松懈:街头巷尾的联华便利店日前纷纷将招牌换成“快客”。联华便利的新闻发言人蒯建平说,联华便利点已达800多家。而良友便利的当家人邱源昶用“变”来概括“良友”目前的市场策略。 据统计,今年仅联华便利、良友、好德、可的四家便利店公司新增的门店数就在1100个以上。 那么,上海目前拥有多少便利店比较合适呢?上海市商委零售行业管理处副处长吴建业表示,按照上海目前消费者的实际消费水准,上海拥有3000家便利店是比较合适的。显然,3000家这个“度”将被轻松突破。 店铺膨胀 销售滑坡 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是世界上便利店最发达的地区。据资料,目前日本2500人拥有一家便利店,台湾地区3800人拥有一家便利店,而上海4200人拥有一家便利店。令人吃惊的是,上海便利店的发展速度已超过台湾地区。 在*浦区金陵东路到北京东路、山东路到外滩的不到1平方公里的区域,已集中了几十家便利店;在浦东乳山路上,400米长的马路上出现了9家便利店。据一家便利店有限公司介绍,原本在中兴路上的唯一一家便利店每天的销售额可达到1万元,可自从这条路上来了良友、好德等多家便利店后,这家便利店每天的销售额下跌了30%。据悉,新市北路上由于在短短的数百米内有好德、联华便利等多家便利店,日前其中一家已关门歇业。 由于便利店越来越多,目前便利店找点的成功率仅在10-20%之间,好点越来越少,租金越来越高,新开门店的经营业绩已普遍不及以前新开的门店。在许多便利店集中地段,有的便利店日销售额竟不到一千元。据保守统计,自1995年至今,上海便利店的亏损额已超过1亿元。 据悉,便利店商品的价格普遍要比超市和大卖场贵10%-15%。上海连锁商业协会有关专家认为,上海大部分市民收入还不很高,发展便利店这种图方便、多花钱的业态,还是要有一定制约的。 “兼并战”将不期而至 几年前,几乎所有便利店的投资者都认为,上海的人均GDP已达到4500美元,因此上海的便利店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但到了今年,猛然增长的1000多家便利新店的进入,无疑让每家便利店的利润缩水。 一位商业专家称,到今年年底,上海便利店的数量将会超过3000家,一场便利店的“兼并战”也会届时拉开序幕。几年后,上海便利店市场必然只留下几个“大牌”支撑。 王晓波将发展便利店提升为“一个战略投资”。他说,“数年后,不管我们是兼并他人,或是被别人兼并,都是一项战略投资。”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便利店公司之所以疯狂“圈地”,其中缘由有:一为做大做强本企业;二是为抢先占据更多的销售络和市场份额;三是给后进入该领域者抬高门槛,这当然还包括与进入中国的外资零售企业合作时,以分布广泛的销售络作为自己的筹码,使自己“卖”出个好价。 那么,处于激烈竞争中的上海便利店将如何发展呢?上海连锁商业协会秘书长洪关康建议,便利店要在经营特色上下功夫,便利店商品要和超市、大卖场商品区分开来;便利店中食品的经营比例应该在80-90%,增加一些本土化的即食食品,便利店公司也可和生产商合作,共同研制和开发一些便利店定牌、小型化食品;此外就是扩大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