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乳腺癌的发病率在西欧、北美等国家已占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在我国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乳服癌的发病率不仅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乳腺小叶增生和乳腺纤维瘤的发病率也迅速上升。有专家统计,乳腺增生症在30岁到50岁的女性人群中发病率为15%左右,在乳腺专科门诊中占50%至70%。那么,哪些因素使乳腺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呢?医学家们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发现、乳腺疾病与女性性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女性的性压抑加可以增加乳腺小叶增生与乳腺种瘤的发病几率。在女性性反应周期中,乳房会有明显的变化,如乳头勃起,乳房増大肿胀等。性学专家认为,女性如果总是有性兴奋而不能达到性高潮,身体就会感到极度不适,未能释放的性张力很容易演变成痉挛和疼痛。从中医角度讲,长期性生活不协调的女性容易发气气,即为肝郁气滞,气滞则乳络瘀阻聚结而成癖。乳癖即包括西医所说的“乳腺小叶增生”和“乳腺纤维瘤”等。所以说,性生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女性乳房的生理健康。国内有调查显示:患有乳腺小叶增生的妇女86%的人在性生活中从未达到过性高。另有资料显示,初婚年岭越大,乳腺癌发病率越高,这也反映出正常的性生活对维持乳腺正常生理的重要性。
猫爪草--化痰消核汤
猫爪草:清热化痰、散结止痛
猫爪草为毛莨科植物小毛莨之块根,味甘辛,性微温,归肝、肺二经,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散结止痛兼抗痨之力,可广泛运用于颈部淋巴结核、肺结核、偏头痛、急慢性支气管炎、结节病、乳腺增生、软组织肉瘤等疾病。笔者以猫爪草为主药,配玄参、浙贝、生牡蛎、夏枯草等治疗颈部淋巴结核;伍百部、全蝎等治疗肺结核;合葶苈子、大枣等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伴积水。笔者亦将本品运用于结节病之治疗。结节病目前病因尚不明确,然可累及全身多器官,致非干酪性上皮样慢性肉芽肿。起病缓慢,系良性病变,多发生于淋巴结、肺、皮肤、眼肝、脾、指骨等处,西医没有好的治疗方法而中医则将其归为“痰注”或“痰核”范畴,认为乃瘀痰作崇所致。如《丹溪心法》就有“百病多有挟痰者,世所不知。人身中有结核,不痛不红,不作脓,痰注也"的记载,将化痰软坚,消肿散结药物加于辨证汤药中,较长时间服用,常可收痊愈之效。猫爪草以化痰软坚,消肿散结之功见长,故在治疗该病时常以之为主药,制化痰消核汤(猫爪草30g,生牡蛎30g,夏枯草18g,苍术15g,白芥子12g,浙贝18g,皂角刺9g,生山楂30g,莪术6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2~3月)。如焦某,女,35岁,农民。全身出现皮下结节约50多枚,推之可移,按之坚硬,皮色不変不痒不痛,舌质淡,苔薄膩,脉缓。此痰注之证,当化痰软坚,消肿散结,投化痰消核汤原方。服药约1个月,痰核逐渐减少,然时感口干,乏カ,舌质淡红,苔薄,脉细弱,上方加泡参30g,麦冬15g,五味子9g,继服约2个月,痰核消失。笔者认为,凡属痰核之类病变,皆可以之为主药,针对性的加入一些对症之药,皆具一定疗效。近治一老妪,年过六句,形体肥胖,颈部、腰背、肩臂、胭窝处均有散在包块,最大一枚形如鹅卵,略高于皮肤,按之柔软,边缘光滑,推之可移,医院作病理检查,确诊为多发性脂肪瘤,经用以猫爪草为主药之化痰祛瘀中药治疗3个月,包块逐渐消退。入煎剂一般20~30克,量小则力微。外用适量。
歌诀:化痰消核猫爪草,苍术芥子楂甘草。
浙贝皂针夏枯莪,结节囊肿均能消。
夫妇满意性生活,更能加快结肿消。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