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名家斯宾诺莎有一句名言:
保持健康是做人的责任。
而作为一名疼痛科医生
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是我的责任
我一直认为
行医只是一个契机
通过治疗疼痛
我与病患之间人与人的链接
生命与生命的交互
孕育出许多美好的不期而遇
喜娥姐是我今年七月底接诊的一个病人,她也姓张,是我的家门,原本以为只是我日常工作中的一次普通施诊,可没想到几次治疗之后,我们竟然成了亲密的“姐弟”。(是谁导演这场相遇?)
喜娥姐今年50多岁,是个全职奶奶,照顾小孙子是她最开心也最投入的“工作”,可两年前,她突然感到手麻、手痛,经医院检查后判定是颈椎压迫神经导致的,医生的建议就是做手术。
喜娥姐不想动刀,一直希望采取保守治疗。可在湘雅附一、附医院,治了一年零十个月,用了十五、六万块钱,却一直没有治愈。
因为疼痛难忍,她的心情很糟,经常发脾气,女儿都有些受不了了,说“妈妈最近脾气好大呀”,家里都因为她的病,显得气氛凝重。
一个偶然的机会,经一个朋友介绍,让她到我的门诊来看病。开始她还半信半疑,医院没有湘雅附一、附二名气大,怎么可能有厉害的医生可以治好她的病。
可面对疼痛的无情“压迫”,她四处求医又都没有治好,甚至每况愈下,只好抱着“撞大运”的心态,姑且试一试。(我接诊过的好多病人,都这么跟我坦白过)
我记得那天是下午,她来我门诊的时候,双手只能微微弯曲,根本无法握拳。她说:“我拿筷子吃饭都不行,一夹菜筷子就掉了,被逼无奈,只能拿匙子吃。”
△喜娥姐治疗前的手只能微微弯曲
?她来之前,也找过其他医生扎针,不仅痛得要死,而且越扎越痛,越扎越严重。(同样是扎针,管用不管用还得靠功夫)
凭着多年疼痛科临床的经验,我询问了她的病情后,又做了详细评估诊断,判定她是双侧屈肌损伤,跟颈椎压迫也有一定关系。
我用调衡针灸和外治推拿给她治疗了十几分钟,第一次治疗完,她的手就能抓拢80%,看到这么明显的改善,喜娥姐差点“喜极而泣”(内心戏:会激动地想哭,真的是患者宝宝病得太苦呀)
△我在帮喜娥姐扎针
我跟她说:“咱们一起加油。治疗这个病,需要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行的。”
喜娥姐很听话,这之后,她坚持每周2次来门诊找我治疗,做了7、8次就几乎好了。同时,我教了她一些做屈肌拉伸的动作,引导她用适量运动来辅助康复。(我不仅是个疼痛科医生,也是个瑜伽爱好者哦)
△治疗后恢复握拳的喜娥姐
第一次施诊后,喜娥姐就加了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