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脂肪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主动作为丨我市积极开展生产抗灾自救工作 [复制链接]

1#
北京什么医院白癜风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抢种水稻忙


  “多亏镇里发放免费种子,现在种下至少能挽回一半的损失!”7月20日,长埫口镇叶集村村民杨民发看着田里已播撒下稻谷种子,稳稳地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杨民发的15亩水稻田由于位于兰草河畔且地势低洼,受涝严重。他与周边同样受灾的农户在镇、村两级的帮扶下,翻整受灾稻田,补育秧苗,尽最大力量减少洪灾对水稻种植造成的损失。
  这是长埫口镇在洪灾后开展生产自救的一个缩影。连日来,长埫口镇抢抓当前晴好天气,积极开展灾后农业生产自救。
  截至7月20日,该镇已发放救灾种子3万多斤,已复种水稻面积余亩,抢收多亩,抢管(扶苗、清苗、补施肥料、防病虫施药)亩,尽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群众都很有干劲。‘灾害损失灾后补’,大家不等不靠,自力更生,争取做到应种尽种、应播尽播。”长埫口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下步,该镇将大力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分赴田间地头,不断提高村民的种植技术水平,为全镇农业增产增收奠定良好基础。(仙桃日报记者鹿丹丹、通讯员尹丹凤)

农技“专家团”田间开“良方”


  7月21日,小雨淅沥。渍水渐渐退去,郭河镇经伟村田地里一派繁忙。农机来回穿梭,翻田整地;村民见缝插苗,抢排播种。
  “20亩玉米地全部倒了,若不是这场暴雨,玉米本可以在这个月上市售卖。”从漫过小腿的田地里扯出一株玉米杆,村民张友珍神色黯然。
  此次汛情,经伟村余亩农作物受灾。渍水刚退,郭河镇立即派出农技“专家团”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指导农户、种植大户抓好田间管理和抗灾改种。
  “突突突!”泥泞的田埂上,一辆电动三轮车缓缓驶来。农户们头戴草帽、脚蹬雨靴,奔向载满种子与化肥的物资车,依次领取镇*府送来的补种改种“大礼包”。
  “农时不容耽搁!争取7月25日前全部下田,9月25日前能安全齐穗。”郭河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彭俊*告诉记者,为了帮助村民尽快播种、减少损失,镇里统一采购了一批湘早籼45号早稻品种,按亩平16斤种子的标准发放到户。
  一手抓抢排,一手抓自救。全镇组织翻秋种子1万斤,肥料50吨,投入机械台次,组织劳力人次,迅速拉开生产自救的序幕。
  灾情查看到哪里,农技“专家团”的“辅导课”就上到哪里。对于尚有收成的作物,农技人员嘱咐排干渍水后尽快洗去泥污并喷施叶面肥,促使其快速恢复机能;针对淹水绝收的稻田,叮嘱算好季节账实行“早翻秋”或水改旱。
  “专家团”就农作物栽培、施肥等技术作现场指导。
  如何下种才能保证改种效益好?74岁的“土专家”张规成卷起裤腿光脚跳入田地里,手把手传授技术,实地解决农户在种植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同样是村里的种植大户,张规成自家18亩白田受灾。“*委、*府在帮忙,我们自己也要努力搞生产,争取今年有个好收成。”汗水顺着他的脸颊流下,滑进田里。
  广袤的田野里,一把把种子从农户手中抛出,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美丽的抛物线。(仙桃日报记者张曼)

“拼命三郎”


  “吊瓜正处在挂果期,田里的水已排出,就等天气晴好,施加追肥。”7月14日下午,刚刚伤口拆线的钟浩然顾不得疼痛,深一步浅一步来到田间地头,组织灾后生产。
  “钟书记,你得再休息两天啊。”贫困户毛小祥看着钟浩然身上多处伤口,十分心疼,连连劝他回去休养。
  钟浩然是市*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驻三伏潭镇毛小村的第一书记。为助力脱贫攻坚,该村引进多亩吊瓜种植。
  由于工作忙,钟浩然身上的脂肪瘤一直没时间做手术。7月2日,钟浩然的脂肪瘤处开始犯黑,若不及时手术,可能导致癌变。当天中午,医院,切除脂肪瘤7个缝了24针。
  “钟书记,不好了,通顺河的水位陡涨,大水会很快漫进村庄。”7月3日早上7时,钟浩然组织40多名干部群众赶到现场,争分夺秒挖土、装袋、打围堰……
  经过3小多时紧张战斗,险情得到有效处置。钟浩然才发现伤口缝线处多处裂开,鲜血直流,腿部伤口因长时间浸泡,已开始发炎。
  “快去八组,湾子地势较低,水已经齐膝。”听到紧急通知,钟浩然不敢声张,忍着疼痛,继续赶往下个险情点,和大家奋战在一起。
  等村民们再看到钟浩然时,医院重新缝针回来。他只字不提病情,始终与村民们奋斗在防汛抗灾一线。
  “他是个好干部,带领我们发家致富,带病救灾抢险,有他在,我们毛小村一天会比一天好。”村民毛中泽提及钟浩然,连连赞叹。(仙桃日报记者鹿丹丹)

轻伤不下防汛一线


  7月21日上午,接到三支沟5米长的溃口信息后,64岁的柳四木又开始忙了起来,电话组织人员前去抢险,随时了解村里几条河流的情况。此时,他的左腿还绑着石膏。
  柳四木是沙湖镇赤岭村的普通*员。汛情发生后,赤岭村不少田地、鱼塘被淹。柳四木主动请缨,参与村里防汛抢险,负责中心沟南北两岸、剅支沟两岸、微洲渠赤岭村段面的人员协调。从7月6日起,他一天到晚都坚持在防汛段面上,挖泥、装袋,加固月堤,没有怨言。随后几天,汛情越发严重。7月9日,村里又协调来了一台抽水泵,柳四木帮忙搬运,在搬起多斤的石板固定水泵的过程中,石板意外落下,砸到了他的左脚,造成粉碎性骨折。
  与柳四木一样,54岁的*员蒋巨堂意外受伤后,也没有停下防汛工作。21日上午10时,蒋巨堂坐在拖拉机的车厢,正在村部派发防汛物资,他的右脚还肿着。村里的防汛需要柴油,蒋巨堂又主动负责柴油的购买和托运。7月13日,他在老宅启动拖拉机准备离开,年久失修的房子突然坍塌,将他压在了底下,额头缝了3针、右脚缝了5针。“就是有点影响防汛工作。”意外受伤的蒋巨堂还是积极参与后勤保障工作。(仙桃日报记者谢伯康)

来源:仙桃日报、综合网络

编辑:张岂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