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脂肪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孝顺儿子接60岁母亲到身边养老,母亲后悔 [复制链接]

1#

“如果生活可以重来,我一定不会选择和儿子儿媳生活在一起。”说这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两年前逢人就夸儿子和儿媳孝顺的于大妈。

于大妈的老伴在两年前因病离世,儿子儿媳担心她一个人生活太孤单,索性就把老人接过来同住,也算是尽尽孝心。

然而,不到两年时间,于大妈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还得从于大妈的老伴过世说起。

01老年丧偶,生活失去半边天

于大妈今年60岁,退休后,她和老伴都有退休金。于大妈平时跳跳广场舞,于大爷下下棋喝点小酒,再加上手里还有些积蓄,老两口的日子过得也算滋润。

于大妈有一个儿子,已经结婚生子,孩子三岁,平时也不用老两口操心。

就连儿媳生孩子时,于大妈也是尊重儿媳的意见,让亲家母来伺候月子照顾孩子,自己力所能及地提供物质上的援助。一直到孩子上幼儿园,亲家母才回去。这样也避免了婆媳之间的矛盾,大家都相安无事。

平时儿子和媳妇也会带着孩子回来看望二老,一家人和和睦睦的,日子平淡而幸福。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次,于大爷出去和老朋友聚会,喝了点酒,回家后觉得不舒服就早早睡下了。到了半夜,于大妈发现于大爷有些不对劲儿,赶紧打了医院。医生诊断是脑出血,原来于大爷本来就有高血压,当晚喝了些酒导致脑出血,医生立刻对大爷进行了抢救,可最终还是没有抢救过来。

老伴过世后,于大妈一下子失去了精神支柱,广场舞也不跳了,经常对着于大爷的照片发呆,精神恍惚差点酿成大祸。

一次,于大妈在煤气灶上蒸馒头,突然看到于大爷生前最爱的象棋,不禁又开始失神,忘了锅里的馒头,就连锅里的水都烧干了,她也没注意到,还好邻居赶巧过来,赶紧关闭了煤气灶,这才没发生危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一次,于大妈在楼下散步时突然昏倒,好在有邻居看到,把她扶起来,她缓了好一阵才醒过来。

儿子儿媳赶紧过来,虽然于大妈说自己没事,可孩子们实在不放心,就带老人去做了检查,还好,身体没什么毛病,就是休息不好。

儿子儿媳见于大妈这种精神状态,不放心让她一个人继续单独生活,就商量着将妈妈接到家里住,方便照顾她。

于大妈起初不同意,她知道老人和年轻人在一起会有矛盾,她不想让儿子为难。可儿子和儿媳一而再再而三地过来说服她,她也就同意了。

于大妈简单地收拾了行李,满怀期待地跟着儿子媳妇来到了他们家。

02以为是幸福的生活,却是噩梦的开始

都说人到老年,有儿女子孙围绕膝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在街坊邻居看来,于大妈就很幸福,她的儿子儿媳很孝顺,怕老人孤单,把老人接过来照顾。

于大妈也觉得儿子儿媳很孝顺,她来到儿子家里后,也不用做什么家务,儿媳还会给她买些衣服。于大妈就和邻居们聊聊天,跳跳广场舞,慢慢地,于大妈的精神状态好多了。

想着儿子和儿媳妇对自己这么孝顺,心里也是很安慰,逢人就夸自己有福气,儿子孝顺,媳妇懂事。

可人上了年纪是闲不住的,于大妈就开始在家里找点事情做,看着儿子和儿媳上班回来后还要做饭看孩子,就主动开始给一家人做饭。

儿子儿媳很是感激,还对于大妈说不用做,让她多休息。但一段时间后,儿子儿媳也就不说啥了。再后来,儿子就撒手什么也不做了,儿媳得空还是会帮于大妈做一些,时间久了,儿媳也不做了。

最后,两个人回来有时间就玩手机,等饭吃,彻底做了甩手掌柜。家里的所有家务,做饭,洗衣服,收拾房间,都变成了老人一个人的活,就连孩子也要于大妈接送。

于大妈虽然心里不爽,但想着两个人上班确实累,而且自己现在也还干得动,就当帮孩子们分担压力了,所以,于大妈即使心有不满也没说什么。

然而,于大妈不仅是帮助他们料理家务照顾孩子,还要经常给他们贴补家用。

刚开始,于大妈做饭买菜时,儿媳确实很感激,每个月还给于大妈块钱买菜。于大妈不打算要,可儿媳却坚持要给,于大妈也就收下了。

有一次,儿媳没有按时给于大妈生活费,于大妈想着可能是儿媳忘了,于是就自己拿钱补贴。果然,没几天儿媳就给补上了,还表示很不好意思。

后来,儿媳忘记给生活费的次数越来越多,有时候她会想起来补给婆婆,有时候就彻底忘了,不了了之。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儿媳就再也没给过于大妈生活费,家里的开支变成了大妈一个人承担。

有一次,儿子要换车,差十万块钱,跟母亲说他的钱买了理财,取不出来,先借母亲的用,年底到期取出来就还给母亲。

于大妈其实并不想拿钱,毕竟这是自己的养老钱,留着是个保障。而且平时家里的开支也都是她负责,花了不少。

可儿子儿媳一再强调是借,最终会还的,两个人在老人面前鼻涕一把泪一把的。于大妈实在不忍心看着孩子为十万块钱为难,就把钱借给了他们。

然而到了年底,儿子和儿媳谁也不提借钱的事情,就像没这回事儿一样。于大妈心里觉得十分憋屈,但转念一想,这些钱早晚都是他们的,就当提前给他们花了。

可没想到,糟心的事儿还在后面,如果不是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的事儿令于大妈彻底心寒,也许她还能默默忍耐着。

到底又发生了什么事儿呢?

03原来,有一种陪伴叫啃老

于大妈说,自己之前天天跳跳广场舞,和老伴两个人一起做做饭,做做家务,生活轻轻松松,所以身体一直也不错。

但自从和儿子儿媳生活在一起后,每天要早起买菜做早饭,给儿媳妇做中午带的饭,还要照顾孙子,收拾房间,忙得跟陀螺一样,也就没时间和邻居闲聊,更没时间跳广场舞了。

于大妈终究是上了年纪的人,终于扛不住,累病了,先检查出腰间盘突出,后来又检查出后背长了一个脂肪瘤,还好脂肪瘤是良性的,做了切除手术后,注意休养就行。

可是于大妈在做完手术住院期间,儿子媳妇一次都没来过,都说自己工作忙,没时间,还说,医院有食堂还有医生,他们过来也帮不上忙。

住院期间,办各种手续,缴费,打饭都是于大妈一个人做。她想着孩子们忙,就不给他们添麻烦了,不来也就不来吧,等出院时过来接她就行了。

然而,出院当天,儿子儿媳又说工作忙抽不开身,让她自己打车回家。于大妈很伤心,也很无奈,只能自己打车回家。

到家一看,于大妈惊呆了,她医院,家里简直就像垃圾场一样,餐桌上满是外卖盒,到处都是脏衣服,这都是等着她回来收拾呢。

可在她没过来一起住之前,两个人不都是一起打扫房间的吗?怎么这一年多的时间,把他们惯成这样了呢?

于大妈实在生气,再加上身体还有些虚弱,也就没做晚饭。儿子儿媳下班回来,看到没有晚饭,直接抱怨她为什么没做饭。于大妈说,刚出院太累了,随便点些外卖吃点吧。

儿子一听就不愿意了,点外卖多贵呀,你不在家的时候我们太忙没时间做饭,没办法我们才吃点外卖,现在你都回来了,没必要吃外卖了。

于大妈说她有些累,让儿子和媳妇儿把房间收拾一下。两人直接不高兴了,说我们一天天上班多累的,哪有精力做家务。你在家也没什么事,顺便收拾收拾,就当锻炼身体了。

于大妈没说什么,转身回到自己的房间。她想不通,为什么之前那么孝顺的两个人,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本来以为来到这里可以享享清福,结果,他们的陪伴成了于大妈的一场噩梦。于大妈一夜未睡,决定回自己家去住。

第二天,于大妈说自己要回去住,立刻遭到了儿子和儿媳的反对。他们说,在这里生活得挺好的,一家人是个陪伴,而且人多热闹,她自己回去孤零零的,有什么意思?

于大妈不顾他们的劝说,坚持要回自己的家,儿子和儿媳见于大妈很坚决,也就同意了。

于大妈回家后,松了一口气,终于过回了原来的生活。

儿子儿媳在于大妈走后,也回到了原来的生活状态。他们意识到,原来他们之前所谓的孝顺,是一种变相的啃老。他们理解了于大妈要回去的心情,于是给于大妈道了歉,还把买车借的十万块钱还给了于大妈。

于大妈看到儿子和儿媳的转变,表示很欣慰。观看周围,又有几个子女能反思自己的问题呢?

写在最后

都说养儿防老,可往往很多时候养儿却变成了啃老,有些啃老是明显的,有些却是隐秘的。但不管是哪一种都是对老人的一种消耗。

于大妈虽然也遭遇了孩子隐形的啃老,但好在儿子儿媳反思后,意识到他们的问题。

其实,每个父母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孩子最大的帮助。而作为子女,很多时候都是抓住了父母的这个想法,进行各种形式的啃老,他们不理解父母的心意,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长大。

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这些做法都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

每个人蹒跚一路来到晚年,都希望被看见,被善待,被照顾。诸多悲哀,归根结底,不过是生者人如蝼蚁,垂老者势如草芥。你把我养大,我陪你变老,这并不是一句浪漫的口号,更是一种落地的行动。

希望每个子女都能做到真正独立,不以任何形式啃老,多去理解父母,感恩他们,让他们在晚年可以老有所依。

再苦再累,不能弄丢了父母,因为,那是我们人生的来路。

作者:刘小影

审稿:李青

校对找图:晚晚

编辑:花开时节

原创不易,请勿抄袭!如果您也有故事想讲述,可以私信小编留言。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