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著名主持人李咏在与癌症斗争17个月后,不幸逝世。
我们在哀婉痛心的同时,再次感觉到了癌症的可怖与生命的脆弱。
人的生命中可以拥有的东西有很多:财富,名誉,地位……但若是没有健康,这一切都是虚空,健康是1,其余都是1后面的0。
李咏是在美国去世的,生前,他曾在美国波士顿的梅奥诊所接受治疗。梅奥是全球顶尖的肿瘤治疗中心。曾经传言李咏去美国是为了移民,现在知道了,李咏不是为了移民,而是去治疗癌症了。
不仅仅是李咏,许多有条件的癌症病人都选择去美国治疗癌症。出国看病,特别是去美国治疗重症,正在成为中国富裕阶层在健康方面的新选择。
继中东富豪之后,“中国病人”正在成为美国各大著名癌症治疗中心的第二大外来人群。市场分析预测,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消费能力推算,中国的海外医疗市场在未来10年的市场潜力,有可能超过数百亿美元。
富医院世界一流的技术水平。比如,位于美国波士顿的梅奥诊所,被誉为全球医学的“麦加”和“医院”。在包括多种癌症等治疗领域内,梅奥的最终诊断也被公认为全球医疗诊断的“最高法院”。
除此之外,还有国外就医的软性优势,如舒适放松的环境、医生对病人隐私的充分尊重、充足的问诊时间、专家组贯穿治疗全程的联合会诊等,这些早已成了在中国越来越大、医院里的稀缺资源,而在国外却是就医的标准配备。
最重要的是:可以与国外同步使用最先进的治疗药物,这对和死神赛跑的癌症病人来说,显得尤其重要。而中国有着严格审核的药品上市制度,根本不可能用上国外那些最先进的治疗药物。
一个叫许华的“神秘人”在天涯论坛上有一篇《其实,很多癌症病人可以不死的——一位患癌医生的赴美寻医记》,曾轰动一时。
许华是山东人,也是一名医生,医院,经济条件优越。
38岁时,他成了肺癌晚期患者,发现时右侧肺部有一个3、4公分的结节。
“肺癌4期,只能保守治疗,没有机会手术。”医院普外科主任皱了皱眉。
“没有机会手术”短短六个字瞬间拉近了他与死亡的距离。
“能活多久?”他问。
“不好说,也许半年。”医生很认真地看了看,叹口气。
基因检测后确定是EGFR19基因突变,美国有针对这个基因突变的特效药阿法替尼,疗效相当好,国内没有,于是赴美就医。
到了美国,医生定下的方案也不一样,先吃靶向药,再对原发病灶做手术。
美国的医疗数据显示,使用靶向药,晚期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有效率可达70%-80%,平均生存期为2-3年,一些患者的生存期达到5年以上。
自年以来,美国肺癌靶向药已经发展到第二代,甚至第三代;而目前我国还停留在第一代,一旦发生耐药,中国患者往往就无药可医。
吃靶向药的副作用是皮疹,轻微腹泻,两周后,腰特别疼。
医生很开心:“你脊柱上的病灶缩小,会有空洞,在支撑你身体重力的情况下,你会疼十天左右。”果然印证!
服药五周后,许华肺部原发病灶缩小了60%!
服药十个月后,出现了耐药基因突变,开始服用AZD,这是第三代靶向药。
在美国就诊,最大的好处是,抗药性基本不用考虑,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新的肺癌靶向药面世。新药研发的速度,已经超过了耐药的时间周期,而国内最新的肺癌靶向药,还是美国5年前上市的。
波士顿中心区域不足60万人,但是从事医疗卫生产业的就业人数将近11万,医院就有工作人员人,但是床位不到张,医院医院拥有员工0人左右,床位却多达张。
医院为例,15%的患者来自美国其他地区,10%的患者来自海外,其中中国患者大概在名左右。
儿童肿瘤和血液病是大部分国际患者医院的原因,同成人治疗相比,大量专门针对儿童的药医院的优势之一,很多国家与地区在儿童用药方面资源非常匮乏,手段有限。
除了药物,医院在骨髓(干细胞)移植、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神经外科、肿瘤切除、骨肿瘤保肢手术、MIBG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等方面的专业能力是全球公认的。
医院收费是全球公认的高,即便是美国国内,如果医保不能覆盖治疗费用,很多美国人甚至选择去泰国、印度等国家治疗,而在美国支付医保也非常昂贵。对于收费贵这件事情,医院讳莫如深,经常是一副文化人不要谈钱的感觉。
一般来说,在美国进行治疗不是医生一对一,而是一个团队针对一个患者安排治疗方案,通常一个团队由一名主管以及一名血液医生、一名肿瘤医生、一名放射肿瘤医生和一名外科医生组成,包括护士人员在内,一旦确定了医疗团队,这个团队将从头到尾负责一名患者的治疗,不会随意更改。如果要使用更多的医疗资源和方案也是由医生去协调和安排,不需要病人自己去联系。
这种服务体系也决定了在美国看病费用高昂。一般来说,美国医生的年薪在15万~25万美元左右,顶尖医生更高,但是如果你以为美国医生工作很轻松,那就错了,实际上,大部分医院都采取24小时运营的状态,这个运转不仅仅是急诊保持运转,而是很多其他诊室都是全天运转,患者安排在早上6点开始进行化疗是经常的事,也有深夜10点预约去进行医疗检查的。
美国医生的工作强度一点都不低,医生连续工作10小时也是常事。
医院,医生每周工作时间超过个小时,也就是平均每天休息时间不足10小时,个别医生超过个小时,在美国当医生工作强度并不比中国医生低,之所以能够给患者一个比较舒服的就诊环境和体验,一方面依靠高诊金和团队服务来支撑,医院科学管理的结果。
许华在美国治疗获得很高的生存质量,但花费并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由于治疗时间长,加上他本人是医生,所以对于医疗费用问题感触最深。目前,他的花费应该在万~万元之间。在国内两三万的化疗,在美国可能要三四万美元,他最严重时做的化疗,费用高达6.6万美元一个疗程。
实际上,尽管从一开始发现病情,许华立刻选择了出国看病,但是在整个治疗期间,许华仅有两次化疗在美国进行,剩余的5次都是在国内做的,原因也很简单,为了省钱。
许华坦言,这个办法有很麻烦的地方,如果是国内有的靶向药还好处理,如果要使用国内没有的靶向药物在国内进行化疗,这属于非法行医,医院会执行这样的药物方案,所以病人多数没有选择,即便药物可以在国外买,但是除了口服药物,其他注射类的靶向药物无法在国内使用。
此外,同样的药物,美国与中国的价格差距很大,比如第二代铂类抗癌药卡铂,国内即便是进口卡铂,价格也仅在数千元左右,医院的价格高达2.2万美元。同样的替诺福韦酯,国内月均药品费用只要元,而美国需要1美元。
为了节省费用,医院会有专门的护士教家属做一些简单的护理和用药知识,甚至包括注射药物,可以省下一笔不小的费用,毕竟在医院,最贵的就是人工。
除了药品贵,手术费用,住院费用,医院的费用都会比国内多6~8倍,但是一个大多数人不知道的秘密是,医院的治疗费用实际是可以议价的,有些转诊机构甚至可以获得大比例的折扣,医院不愿意去宣传这一点。
此外,由于医院和药房是分开运营,不同药物在不同地方购买可能存在不同差价,即便是在同一个地方购买也可能存在差异。许华就曾经试过,同样一瓶靶向药,在同一个药房,美元买过,美元也买过,美元也买过,许华当时向药房质疑为什么药物价格不一样,结果药房发现价格有错,实际上售价一直都是美元,最后药房退回美元的药款给许华,所以,患者拿到账单也要好好审核,有任何质疑都应该和药房、医院交涉。
根据一家转诊机构预估,一般来说,晚期癌症前往美国就医,如果不考虑两地实施治疗方案,必须要有万以上的可支配现金,如果病情复杂,需要使用更昂贵的药物,则费用可能会远远超标。比如目前用于治疗甲状腺癌的靶向药物Lenvima,尽管效果惊人,但是每人每个月的费用在美元左右,将近10万元人民币一个月。此外,用于一种罕见类型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费城染色体阴性前体B细胞ALL的全球首个双特异性抗体(Bi-TE)药物Blincyto更是名副其实的天价药物,每人每月的费用为美元,超过40万人民币,所以,不少患者明显感受到在美国治疗血液病的费用可能会远远高于癌症。
而对于中国患者来说,最主要的困难依然是费用问题,医院看病,医疗方面需要担心的事情不多,反到是费用方面要自己留意,有没有算错账单,药物价格是够准确,有什么渠道可以获得治疗费用的折扣。
目前来看,国内,包括香港的一般重症保险并不能覆盖医院,而能够覆盖医院的医保中国患者并不能购买,不少国内患者或者是依靠自己雄厚的财力,或者是依靠各种捐赠和借款来美国就医。
医院医院的特色就是设置了专门的医疗财务规划师,会针对患者经济情况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经济实力可以承受什么标准的治疗,治疗到哪一步,在经济无法负担的时候及时给予提醒,这既是对患者的帮助,也是对家庭未来负责,医院的利益。
▼
有望财
财就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