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悲伤作文”事发小学将拆 官方给出五理由(图)
8月30日下午,西昌市*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目前在上引发热议的“索玛花爱心小学将被拆除”事件,向媒体进行了相关情况通报。
目前的板房教室
8月5日,在学校补课的孩子 原标题:索玛花小学将被拆除 官方回应:涉嫌非法办学
索玛花爱心小学将被拆除 事件 西昌市官方回应:涉嫌非法办学 建筑有严重安全隐患 当地表示将确保适龄儿童全部入学,索玛花基金会负责人已提交行*复议 8月30日下午,西昌市*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就目前在上引发热议的 索玛花爱心小学将被拆除 事件,向媒体进行了相关情况通报。发布会上,西昌市相关部门向介绍了,为何要拆除索玛花爱心小学的5项依据和理由:无办学资质、涉嫌违法买卖和占用国有林地、涉嫌违法建设、涉嫌非法办学、存在地质灾害安全隐患。当地教育局表示,目前已对该学校学生实施分流就读,确保适龄儿童全部入学。 据了解,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在西昌市四合乡永定村火普组,筹集爱心友捐款建了这所名为索玛花爱心小学(儿童村)的办学点。今年,经过改扩建,办学点的教室、宿舍等主体工程完工,准备在9月份新学期投入使用。该学校正在修建的操场。正在修建的教室 但据当地相关部门调查,索玛花爱心小学存在涉嫌违法建设、非法办学等多个问题,四合乡*府对其下达了 限期拆除违建通知 ,责令其在8月28日之前自行拆除,否则将依法拆除。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再次成为友关注的焦点。 为什么拆除? 回应:基金会无办学资质建筑有严重安全隐患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西昌市教育、林业、民*、规建、国土等部门负责人到场,就友表达的疑问,向媒体进行了回应,并对 爱心小学被强拆 一事,介绍了官方调查情况,列出了为何要拆除索玛花爱心小学的5项依据和理由。 西昌市民*局局长李刚介绍说,2014年8月14日,四川省民*厅下发了《关于同意 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 成立登记的批复》。但该基金会的类型,属于非公募基金会,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及其业务范围,该基金会并没有办学资质。 西昌市教科局局长罗荣在发布会上说,自2011年以来,该基金会在未申请办理任何办学手续、不具备国家规定办学条件的情况下,招募人员进行非法办学。教育部门于2013年8月15日、2014年3月13日、2015年2月9日三次下达责令停止非法办学的通知,但对方拒不执行。 西昌市林业局局长周继才说,索玛花爱心小学建设用地,为非法买卖的国有(飞播)林地。2011年,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负责人*红斌出资6000元,从当地村民手中非法购得国有林地约0.3亩。2014年3月,该基金会的两名理事,分别出资16万、15万元,从当地村民处非法购得国有(飞播)林地22.84亩,之后捐赠给了该基金会。 西昌市规建局负责人表示,索玛花爱心小学的所有建筑,未办理任何审查、审批手续,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隐患。西昌市处于9度抗震设防区,一旦发生地震,将造成严重后果。
索玛花小学还存在施工引发的地质安全隐患。 西昌市国土局局长马泽友表示,8月13日,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一大队实地调查后得出结论,在自重、降雨、加载及地震等作用下,该小学将可能发生整体的滑动、不均匀沉降等变形破坏, 一旦发生整体滑动,将严重威胁师生和下方行人的安全,其威胁人数约140余人,其危害程度中等。
*红斌曾向媒体提出,索玛花爱心小学的建设花费了大量的财力投入,他愿意将学校转赠给乡*府使用。对此问题,当地表示,因为索玛花爱心小学存在以上违法和安全隐患问题,各种手续也不齐全,要接手也很难办到。 学生怎么办? 回应:实行分流全部安排入学 此前有友提出,学校拆除后,孩子们去哪里读书,会不会因此失学? 对此,西昌市教科局局长罗荣表示,将保证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全部入学,确保火普组区域内适龄儿童每一个都不失学。现在,已登记该校的123名学生,其中一年级87名,二年级29名,三年级7名。按户籍分,则是喜德县34人,美姑县43人,金阳县12人,布拖县11人,西昌8人,昭觉县6人,越西县5人,盐源县1人,3人户籍不详。这些孩子,将全部分流到四合乡中心校就读。8月30日正是报名的日子,截至当天中午1点,已有110人报名入学。 此外,今年暑假期间,索玛花爱心小学有55名外县低年级学生在补课。其中,34人来自美姑县,17人来自喜德县,4人来自越西县,各县相关部门都很重视此事,已于近期将他们接回原籍就读。 在发布会上,在回答华西都市报提出的,关于如何看待社会力量办学一问时,凉山州教育局副局长蔡定元表示,凉山州欢迎、鼓励、支持个人或机构、公益组织等,到凉山需要的地方来办学、助学,也将会提供相关的支持。但是,民间办学、助学需要依法依规。目前,凉山州教育局正在制定相关的方案,届时将向社会公布。 索玛花基金会负责人已提交行*复议 华西都市报从发布会上获悉,关于学校拆除一事,当地*府将依据法律,按照程序进行处置。之前,*府方面已经与基金会进行过多次沟通,基金会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目前,索玛花小学还未被拆除。 8月30日下午,华西都市报联系上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负责人*红斌,他说,他正在赶往索玛花小学的路上,目前,他已经向西昌市*府提交了行*复议。 华西都市报徐湘东摄影报道
姐弟三人独立生活两年 她写出 最悲伤的作文
12岁的彝族小女孩木苦依伍木(汉文名:柳彝)
在作文中描述了她的母亲离世前的场景。4年前,她的父亲已去世。 原标题: 最悲伤的作文 是她写的
饭做好,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 近日,一篇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四年级小学生写的作文《泪》,让无数友为之揪心。12岁的彝族小女孩木苦依伍木(汉文名:柳彝),在作文中描述了她的母亲离世前的场景。4年前,她的父亲已去世。 短短300余字,悲伤渗透纸面,友称之为 最悲伤的小学作文 。成为孤儿的木苦依伍木,其未来命运也牵动着友们的心。昨天下午,北京青年报从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了解到,父母相继离世后,木苦依伍木带着两个弟弟生活,除了种几分地,放学后她还要做饭、喂猪。目前,志愿者已对木苦依伍木一家进行帮扶,让她能够安心读书。 爸爸四年前死了。爸爸生前最疼我,妈妈就天天想办法给我做好吃的。可能妈妈也想他了吧。妈妈病了,去镇上,去西昌,钱没了,病也没好。那天,妈妈倒了,看看妈妈很难受,我哭了。我对妈妈说: 妈妈你一定会好起来的,我支持你,把我做的饭吃了,睡睡觉,就好了。 节选自木苦依伍木作文《泪》 让人心疼的 最悲伤作文
木苦依伍木是凉山州越西县普雄镇宝石小学四年级学生。她生活的地方,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多山地,被公认为中国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 最早将作文发到上的是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理事长*红斌,名 老邪哥哥 。该基金会长期培训、组织支教志愿者到凉山州的偏远学校支教。 *红斌告诉北青报,今年7月9日去普雄镇宝石小学探望志愿者时,他看到一间教室的墙壁上贴着孩子们新近写完的作文。其中,一篇以《泪》为标题的作文吸引了他的注意: 爸爸四年前死了。爸爸生前最疼爱我,妈妈就天天想办法给我做好吃的。可能妈妈也想他了吧
在这篇作文中,木苦依伍木回顾了爸爸去世4年后,妈妈又生病卧床,她开始照顾妈妈,陪她去镇上、去西昌看病,都不见好。后来妈妈病重,木苦依伍木请人送妈妈去镇上医院,遗憾的是,在她将做好的饭端到妈妈跟前的时候,妈妈去世了。 *红斌说,自己读完后潸然泪下。因为很受触动,他便将这篇作文拍了下来,简单陈述事实并分享到微博及朋友圈里。*红斌没想到的是,这篇《泪》一下子火了。在传播中,作文被接力者冠以 这一定是世界上最悲伤的小学作文 的感性引言,引起众多友关注,一度被误认为是新华社发现并采写的稿件,而木苦依伍木的名字也一度被误写为 苦依伍木 。 昨天下午,凉山州越西县普雄镇宝石小学校长吉木向北青报证实,传作文确实为该校四年级学生木苦依伍木所写。 友 白蓝色的路小路 说,这是她 长大以来,见过最悲伤的文字 。另一名友评价: 没有任何喧嚷感情的词语,却处处看得让人想掉泪。
第二天早上,妈妈起不来,样子很难看。我赶紧叫打工刚回家的叔叔,把妈妈送到镇上。第三天早上,我去医院看妈妈,她还没有醒。我轻轻地给她洗手,她醒了。妈妈拉着我的手,叫我的小名: 妹妹,妈妈想回家。 我问: 为什么了? 这里不舒服,还是家里舒服。 节选自木苦依伍木作文《泪》 姐弟三人独立生活至少两年 早在 最悲伤的小学作文 引爆微信微博、引发诸多关注之前,四川省索玛慈善基金会就已经有所行动。*红斌告诉北青报,读完作文后,他就向支教老师询问这个孩子的情况。在宝石小学支教老师任中昌的印象中,木苦依伍木不太爱讲话,在班上不太显眼,成绩中等,平时时不时会迟到。但在这篇作文之前,支教老师对她的家庭情况并不是特别了解。 *红斌同支教老师决定到木苦依伍木家进行家访。从学校出来,沿着崎岖的山路步行十来分钟,他们走到木苦依伍木家。面前是一栋破旧的简易房,空心砖砌成。除了一个开缝的旧沙发,屋内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在外屋,一个三角铁架子上放着锅,是木苦依伍木做饭的地方,土豆和玉米是孩子们的主食。她家的院子里还养着猪。 见到老师,腼腆的木苦依伍木笑得很开心,还为大家煮了几个大土豆。但她话还是很少。慢慢聊天中,支教老师了解到,木苦依伍木家共有姐弟五人。大姐16岁,目前在成都打工,二哥15岁,也在外打工。木苦依伍木排行老三,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个10岁、一个5岁。父亲几年前去世后,母亲的身体越来越差,心脏病时常犯,到镇上、西昌市 看病 ,总也不见好,懂事的木苦依伍木承担了大部分家务。直到2013年,母亲病逝。 自此,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弟的责任就落到了木苦依伍木的肩头。姐弟三人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但两位老人年岁已大,身体也不好。支教老师了解到,不在学校的时间,木苦依伍木要给弟弟做饭、割猪草喂猪,还要忙活地里的农活。 她家有几分地,种着几百斤土豆。 基金会工作人员介绍,从她的生活状态,老师们也大概猜到了木苦依伍木上课迟到的原因。 我把妈妈接回家,坐了一会儿,我就去给妈妈做饭。饭做好,去叫妈妈,妈妈已经死了。课本上说,有个地方有个日月潭,那就是女儿想念母亲流下的泪水。 节选自木苦依伍木作文《泪》 两个弟弟已被接到儿童村 看过木苦依伍木的作文,热心人士流过眼泪后也在追问,父母双亡的木苦依伍木接下来该如何生活?是否需要帮助?不少人表示想要为她捐款或提供其他形式的帮扶。北青报注意到,昨天多个上捐助平台开通了为木苦依伍木捐助的项目,友捐款踊跃。 不过,宝石小学校长吉木介绍,根据国家对孤儿的救助*策,木苦依伍木每月都有678元的生活补贴,她的两个弟弟也有补贴。*红斌也证实说,自己曾看到三个孩子都有以自己名字开户的红色存折,补贴每月会发放到账。他认为,孩子更缺乏的是关爱,而非金钱。 为此,基金会出面同孩子奶奶签订了一份委托协议,他们将木苦依伍木的两个弟弟接到索玛花爱心小学(儿童村)免费读书和学习,为其提供衣食住行。孩子奶奶也同意将家里土地承包出去,这样木苦依伍木放学后就不必再干繁重的农活,可以专心学习。 眼下正值暑假,宝石小学的支教老师正在为孩子们补课,木苦依伍木也在其中。她的拼音基础不牢固,正着重补习这方面的知识。 对于上的关注,由于地域闭塞,据称木苦依伍木并不知情,支教老师也不愿让她受到过多的打扰。 我一个人守在父亲的房里,可是我的父亲没过几天就死了 可是我晚上睡着了,她(妈妈)一个人逃了。 节选自格吉日达作文《哭泣的心》 还有多少个木苦依伍木
其实,凉山还有很多像木苦依伍木这样的孩子。 *红斌说,当时触动他的还有一篇作文《哭泣的心》,是一个名叫格吉日达的少年写的。从他家到学校,徒步要走上几个小时。
最悲伤的作文 一下子引发了友对贫困地区儿童的关注,这多少出乎了基金会和当地学校的意料。常年在凉山从事支教、助学等公益活动,*红斌对这里生活的艰辛、教育的落后都有体会。不少孩子的生活条件不好,而老师们也不愿意跑到偏远地区来教书。比如基金会的秋季支教老师培训班原本计划招120人,但目前报名的只有87人。 在最近与 最悲伤的作文 相关的一篇文章中,新华社记录了深入大凉山,近距离接触了许多如木苦依伍木般的孩子的场景。他提到,在某个 爱心学校 ,收容了本乡500多个像木苦依伍木一样的孤儿。*红斌解释称,当地基础医疗服务薄弱是造成 孤儿现象 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当地彝族人的传统,他们生病了会找 毕摩 (彝人宗教里的祭祀)。而在一个家庭中,母亲改嫁又不会带走孩子,所以又造成大量事实孤儿。 *红斌强调,在近年同*府的沟通中,也了解到*府在扶贫、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由于受到自然、观念等诸多条件限制,要改变大凉山的状况恐怕还需要更多力量。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孙静 秦月 庞园园摄影:*红斌)
解读新闻热点、呈现敏感事件、更多独家分析,尽在凤凰微信,扫描二维码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