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脂肪瘤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践行初心使命书写医者情怀东营市支医团
TUhjnbcbe - 2020/12/23 18:31:00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6012500.html

年6月,为了响应“鲁渝协作”精神,岳卫平成为东营市支医团队的一员,带着市卫生健康委及区卫生健康局领导的殷殷嘱托,带着身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到重庆市酉阳县开始支医工作,他被分配到了铜鼓镇卫生院。

铜鼓镇卫生院原先没有专门的骨科医生,岳卫平到院以后,被寄予厚望,专门成立了骨伤科,让他挂职担任骨伤科主任。面对淳朴善良的铜鼓群众,他明白自己重任在肩,支医健康扶贫的职责一方面是做好本职,治病救人,“扎根”铜鼓,另一方面更要传授经验,开展项目,“留枝”铜鼓。

不辱使命当好健康“守门人”

对新入院病人岳卫平认真查体,仔细询问病史,谨慎提出自己的意见,并在诊医院及科室诊疗习惯,积极促进患者康复,支医半年时间,诊治患者多人。自挂职骨伤科主任以来,对于外伤病人,每个必看,每台手术必做。对于劳损性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等疾病以中医康复科为依托,动员全院医生共同参与,规范诊疗方法,制定详细诊疗计划,形成西医药物治疗,中医康复理疗共同结合的治疗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当地百姓的好评。

由于院内麻醉及手术条件限制,原先外科手术开展较少,他来院后克服困难,在仅能行局部麻醉情况下先后开展足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脂肪瘤切除,皮脂腺囊肿切除,皮肤赘生物切除,头面部清创,舌断裂修复,口唇部清创缝合,四肢复杂外伤清创缝合等手术余例。由于铜鼓镇位置比较偏远,当地交通不便,很多病人就诊不便,医院看病更是难上加难,他与院领导商议后,结合东营模式,医院麻醉师来院麻醉,成功开展了锁骨骨折,肱骨骨折等骨科手术,解决了当地居民就诊不便的难题。7月30日,该院成功科开展了第一例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虽然术前科内同事们进行了严密的术前讨论,分析了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应对措施,但是困难总是不期而至。麻醉进行完成后,手术刚切口,突然停电了,面对紧急状况,院长紧急招呼同事们找来两个手电筒,自制一个“无影灯”。手术完成的那一刻,他和同事们的喜悦无以言表。

精诚协作“手拉手”合作教研

他珍惜每次诊疗机会,和同事共同探讨,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参加义诊活动,将医疗服务送至患者家中,让更多的群众获得更全面的医疗服务与实惠。针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患者进行精准扶贫,深入患者家里,给予查体,指导诊治,告知住院优惠*策。当地交通条件较差,很多住户周围没有公路,进出只能步行,下乡扶贫基本都是早上就出发,回到卫生院往往已经七八点钟了,对于平原地区的人来说,爬山是个体力活,一天下来他累的腿都抬不动。目前已进行精准扶贫余例,基本上把铜鼓镇的各个村都转遍了,切切实实的使患者受益。铜鼓镇的贫困户冉某因外伤致多发性骨折,由于家庭条件困难,手术后便在家中休养,一直没有得到正规的康复训练,术后恢复很差,他家属知道卫生院来了山东支医的医生后,医院,希望岳卫平能去看一看。了解了他的情况,下班后,医院同事的带领下,特意到他的家中,给予讲解基本日常的护理,指导康复功能锻炼,并根据他康复的情况,每月给予指导。经过四个月的康复,冉某已基本恢复了健康。

传授技术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日常工作中,他坚持每天早上和科同事一起查房,一起沟通病情,共同制定下一步诊疗计划,争取让病人早日康复出院。针对卫生院工作人员基础知识薄弱的特点,积极开展科室培训,从最基本的病历文书书写、外科清创换药、抗菌药物规范应用、无菌操作原则等方面做起,确定基本规范,打好工作基础,并完善了疑难病人讨论、死亡病人讨论、术前讨论等核心制度,开展了卫生应急急救知识演练等活动,使卫生院的诊疗更加规范。他将自己所学所会的,不遗余力的教给当地的同事们,做到了每周一次科内培训,每月一次院内培训,使当地的同事们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他还积极联系支医团队到卫生院及当地村中进行义诊,送医送药等活动,使当地老百姓切实的享受到了便利。

时间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在铜鼓已经半年。他从刚到时的不适应,已经成为了铜鼓镇卫生院的一份子。鲁渝相连,山水相牵。他明白,支医健康扶贫的路任重道远,坚信星火燎原,涓滴汇海。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继续以严谨、精湛的治学态度,不忘初心,护佑生命、服务群众,在岗位中书写奉献、在平凡中诠释担当,让更多的群众享受规范诊疗的便利和实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践行初心使命书写医者情怀东营市支医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