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清华大学陈晓媛研究员团队和吴一龙教授合作在NatureReviewsDrugDiscovery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rendsinoncologydruginnovationinChina的文章,对中国肿瘤药物研发创新趋势进行了分析。从年至年8月,中共批准44款肿瘤新药,其中12款由中国本土开发。中国药企的研发重点已从仿制药转向创新药,肿瘤领域一直处于这一转变的前沿。根据文章及医药魔方报道的信息,本文总结了中国肿瘤药研发的几大趋势:趋势一、FIC(first-in-class)数量喜人截至年1月,我国共有款处于不同临床开发阶段的抗癌候选药物,其中款为me-too/me-better,款为first-in-class(FiC)药物。中国在研抗癌药物管线概况。将款药物分为三大类:免疫肿瘤药物、靶向药物和细胞毒性药物,并基于药物作用靶点和机制划分为first-in-class和me-too药物。由于信息不足或无法归入3个主要类别的产品被归入“其他”类别(未显示)。趋势二、me-too研发竞争压力加大在me-too药物中,数量最多的类型包括56款靶向CD19的CAR-T细胞疗法,83款针对EGFR或HER2的靶向疗法,以及32款PD-1/PD-L1单克隆抗体。中国first-in-class和me-too类肿瘤创新药的热门靶点TOP10趋势三、工业界正成为新药开发主力学术界、产业界或跨界合作发现的自主研发抗癌药物。FiC=first-in-class;IM=免疫调节剂。趋势四、细胞免疫疗法数量庞大细胞疗法在个FiCIO(immuno-oncology,IO)药物中占67%(个),且占据了FiC药物的Top10靶标(例如BCMA、CD22、CD和GPC3)中的主导地位。款在研免疫治疗药物概览;FiC=first-in-class趋势五、肿瘤靶向药物比重超六成款实体瘤在研药物中,靶向疗法占比最大(62%)。而针对血液肿瘤开发的款产品中,细胞疗法约占一半(51%)。不同类型癌症的在研药物类型概览趋势六、中国药物研发进入全球化时代截至年初,从国外获得授权许可的候选产品在整个中国肿瘤产品管线中的比例上升到18%()。中国自研的个药物中有个进行全球临床开发,有17款药物向海外公司进行了授权。自研和引进产品在中国和海外的开发状况
往期热文:
蛋白靶向降解:除了PROTAC,还有LYTAC、AUTAC和ATTEC
荡气回肠:华裔美女科学家崔景荣发明克唑替尼背后的故事
JMC:中国公司开发出靶向TRK的原创PROTAC降解剂
重磅!选择性KRAS-G12D抑制剂MRTX来了!
个激酶的分类及列表
Nature两连发:靶向TGF-β的肿瘤免疫疗法
年中盘点!美国FDA批准的各类癌症药物更新汇总(覆盖24类癌症)
中大博士:AI药物设计靠谱吗?
70周年:致敬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猎药人
小分子激酶抑制剂研究进展
FDA批准第62个小分子激酶抑制剂普雷西替尼(Pralsetinib,BLU-)上市
Nature子刊
药物化学角度的肿瘤靶向耐药解决策略
Science:BET结构域选择性抑制剂揭示BD1/BD2的功能差异
声明:发表/转载本文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