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衣衫褴褛,他们装备落后,被英美嘲讽为“乞丐*队”。然而这已经是这个国家当时最精锐的*队,他们就是中国远征*。
英美认为中国远征*在日*面前将仍然不堪一击。
此后他们经历过惨败,最终也获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在三年的作战中,他们拿生命赋予了这个国家新的尊严,让全世界改变了对中国*人,乃至中国的看法。
今天,昨天,始终有一面先辈的旗帜。
年初日*从缅甸南部的毛淡棉港登陆,英*包括从北非调来的沙漠老鼠第7装甲旅和澳大利亚部队在内,在与日*的战斗中连连失败。这一时期由英*驻守的缅甸首都仰光很快就被日*攻陷。
年2月,中国*队第5*,第66*,第6*10万大*开进缅甸。图为年初开赴缅甸作战的中国远征*。
日*在战场对英联邦*作战连连告捷,向缅甸内部迅猛推进。图为年5月11日追击中的日*通过临时搭建单行桥快速通过英*炸毁的桥梁。
年3月,日*2个步兵大队将多英*包围在仁安羌,英*告急,中国远征*新38师第团连夜增援,击退日*,救出被围英*。仁安羌大捷,不仅使远征*,也使中国在国际上取得了良好的声誉。图为年5月31日正在攻击仁安羌的日*,背后是仁安羌地区所树立的油井井架。
图为在印度的兰姆伽中国士兵训练中心,中国驻印*士兵正在练习投掷手榴弹。美*通信兵(U.S.ArmySignalCorps)拍摄。
史迪威将*力主由美国出资、出装备,在印度训练的新1*和新6*,称为“中国驻印*”,同时在滇西装备训练30个师的部队称为中国远征*,以便适时反攻缅甸。图为年11月27日,在中美训练营,中国士兵正在练习实弹射击。美*通信兵(U.S.ArmySignalCorps)拍摄。
为了轰炸日本本土和支援中国*队抗战,美*航空兵逐渐进驻中国。图为年6月30日,在中国西南某美*机场,美*中尉伯奇正在和他的中国战友一起向袭击机场的日*飞机射击。
年,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在埃及开罗召开会议。这次会议由罗斯福提议确定了从印度经缅甸向中国方向反攻,将日*逐出缅甸,恢复与中国的陆上交通的方案。《开罗宣言》庄严宣告,“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及使日本在中国所窃取之领土,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美*通信兵(U.S.ArmySignalCorps)拍摄。
在中国云南,大批中国*队中的精锐部队集结到这里,准备接受美国援助和*事训练,他们将从云南出发与从印度出发的中国驻印*一起夹击缅北滇西的日*。图为1名中国远征*号兵在一座古墓顶上吹响起床号,呼唤战友们起床,为了早日战胜日*而开始新一天的训练。美*通信兵(U.S.ArmySignalCorps)拍摄。
年5月20日,中国远征*在云南大屯的美*司令部基地,接受在炮火下通过铁丝网的训练。这个训练科目体现了美*注重模拟性实战和通过实弹演练让士兵克服心理障碍的比较先进的训练方法。这些学员学成后,回到远征*各部队再教给士兵们美*的步兵技能。
年5月20日,在位于云南的中国步兵训练班,美国教官使用8道炸药障碍,训练中国的敌前匍匐前进能力。美*通信兵(U.S.ArmySignalCorps)拍摄。华盛顿国防部公共关系局准予公开。
年4月18日,美*詹姆士上等兵在向中国第13*第团的官兵们展示火箭筒的使用方法。美*通信兵(U.S.ArmySignalCorps)拍摄。华盛顿国防部公共关系局准予公开。
美*教官在训练之余,比较重视放松式的身体训练。图为年10月15日,美*教官在给中国士兵讲解美式橄榄球的玩法。美*通信兵(U.S.ArmySignalCorps)拍摄。华盛顿国防部公共关系局准予公开。
年11月22日,在美*第20航空队的中国成都基地,1名中国士兵在1架名为“顶好(DINGHAO)”的B-29型战略轰炸机前执勤。
年4月12日,一群美国空*的士兵在和一群孤儿玩骑大马的游戏。从左起分别是斯美特中尉,怀特*士,布兰宁*士,威廉.德*士和包尔顿中士。
由于缺乏现代化泵油设施,中国地勤人员必须先将汽油从油罐倒入5加仑油箱中,然后再由人工灌进轰炸机巨大的油箱里。图为年9月13日,中国士兵在机场使用最原始的方法给1架美*B-29型战略轰炸机加油。
图为云南省南部怒江前线驻守的中国士兵们从伙食桶里盛饭,这是由后勤伙食人员送到前沿阵地的。
年5月11日,中国远征*开始从惠通河渡河打响从中国向滇缅反攻的第一枪。图为年7月17日,中国民工通过惠通桥向松山前线运输弹药。摄影师:乔治.寇科瑞克。美*通信兵(U.S.ArmySignalCorps)拍摄。华盛顿国防部公共关系局准予公开。
在滇西战场,横挡在中国远征*前的第一道障碍就是日*的松山要塞。图为年6月22日,向日*发动冲锋的中国远征*士兵。
松山大战,中国远征*在陡峭的山崖上艰难向上攀爬攻击日*阵地,但是遭到日*机枪正面,侧面交叉火力打击,损失惨重。图为从怒江前线被担架抬下来的中国伤兵。
美*第14航空队在飞机里铺满了稻草,用来把在前线负伤的中国医院。
松山,龙陵,腾冲是日*在缅北三大玉碎战,虽然日*被全歼,但是强攻日*坚固要塞的中国远征*也几乎流尽了血。图为年9月4日,在中国远征*第53*即将向腾冲日*发起冲锋前,美*联络组把自己的钢盔送给中国士兵。这些钢盔将优先配备给冲锋在最前边的士兵。美*通信兵(U.S.ArmySignalCorps)拍摄。
年10月4日,严重受伤的中国士兵在腾冲的一个临时救助站里等待救治。
年10月4日,云南腾冲,1名中国士兵在使用火焰喷射器攻击日*碉堡。Y部队参谋部公关办公室照片。
年10月14日,中国远征*刚刚经历了伤亡人的艰苦战斗收复了满目苍夷的腾冲。图为一位中国农民在向美*士兵借火。美*通信兵(U.S.ArmySignalCorps)拍摄。
滇缅战场,日*抵抗顽强,中国远征*伤亡很大,战况非常激烈,为此中国方面决心将最精锐的第师投入战场。图为年9月15日,中国云南驿机场,中国*队精锐的第5*第师士兵登上C-47型运输机,他们的脚是胶鞋,而不是普通中国*队的草鞋,他们代表了中国*队中的精锐力量,穿胶鞋在其他盟*面前会好看一点。美*通信兵(U.S.ArmySignalCorps)拍摄。
年10月1日,美*达维斯上等兵在向中国士兵分发胶鞋。美*通信兵(U.S.ArmySignalCorps)拍摄。华盛顿国防部公共关系局准予公开。
中美联*用砍刀在缅甸的崇山峻岭绵延英里的密林中砍出一条路来向密支那发起进攻。经过11周残酷的密支那攻击战,中国驻印*和美*以伤亡0多人的惨重代价,才艰难啃下了日*的所有堡垒。图为年2月10日,缅甸密支那一座佛塔前,2名美*士兵在一座泥土加草根堆成的坟前鲜花致敬,那里埋葬着他们的中国战友。摄影者:约翰.加德曼。美国战争信息办公室照片。华盛顿国防部公共关系局准予公开。
在列多公路旁的一座康复营,史迪威将*向一群中国残疾*人脱帽致敬。这些伤残*人将在这里学习编织,铁匠等职业技能以便脱下*装,重返社会。美*通信兵(U.S.ArmySignalCorps)拍摄。美国战争信息办公室发布。
年1月22日,中国驻印*新1*新38师第团与中国远征*第53*第师在缅甸木司会师,一同升起一面青天白日旗。摄影师:怀特。美*通信兵(U.S.ArmySignalCorps)拍摄。
年2月24日,缅甸战事大局已定,中国驻印*坦克第1营正在经过缅甸腊戎向前方挺进继续扩大战果。美*通信兵(U.S.ArmySignalCorps)拍摄。华盛顿国防部公共关系局准予公开。
年2月5日,印缅战前司令及中国驻印*总指挥丹.索尔登中将和中国远征*司令卫立煌在木司检阅已经胜利会师的中国远征*和中国驻印*,陪同的有新1**长孙立人和远征*副司令*琪翔中将。
年8月15日,抗战胜利,新6*作为中国*容最好的部队将到南京接受日*投降。图为年9月5日,中国驻印*新6*2人从湖南芷江空运南京。
在松山战役结束后曾有参战日*回忆,当中国*队开始冲锋的时候,他听到了很多稚嫩的喊杀声,随后大量12岁到15岁的中国少年兵向日*的交叉火力猛扑上来。图为年11月23日,少年兵李占宏在对着镜头微笑,那时他刚刚年满13岁,但已经入伍2年了。虽然只是一个孩子,但他在历史的相册上留下了自己的影像。
通过驼峰航线运输到中国的美械装备绝大部分都配发给了中国远征*,但也有很少部分配发给了国内其他部队。图为年5月,在配备了部分美械之后,中国第74*将参加芷江战役。第74*的一名儿童兵在测试1门75毫米美式山炮。我们可以看到就是尊贵如中央*王牌的第74*也是草鞋兵。
除了参*报国以外,还有更多的中国的孩子直接参加到支援抗战的后勤工作当中。图为在修筑成都新津机场工程中,孩子们也加入了建设大*。他们在挑石头,有人负责杂碎他们。
年5月21日,位于印度阿萨姆邦的中国*队阵亡烈士墓。每一个小小的墓碑下面都有一个让家人*牵梦绕的年轻人的亡*。正如参加过远征*的诗人穆旦所说的,虽然他们的身体还挣扎着想要回家,而无名的野花已在头上开满。
版权声明
除特别注明均来源网络。我们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