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多元化的今天,纹身并不罕见,一些前卫青年甚至将其纹于臀部、乳房等私密处,但很少有人听说纹身在胰腺上吧,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最新一期《EndoscopicUltrasound》上专门介绍如何做好胰腺纹身(EUS-guidedpancreatictattooing),这究竟是什么样的一项技术,有哪些适应症,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它。
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的微创不言而喻,然而其弊端之一是医生无法触摸脏器,如何定位小的、深在的病灶成了难题。早在年,有学者术前通过结肠镜病灶旁注射染料以辅助定位,并取得良好效果。时至今日,该技术被应用到食道、胃等病变中,此外,在小肠镜检查中,纳米碳用于标记顺行检查终点,以便在随后的逆行检查中识别也被广为接受。对于消化道病变可通过上述方法标记,而对于紧邻的胰腺小病灶,是否也可通过内镜定位呢?。
为什么要给胰腺病灶定位,这要从四年前的一个病例说起。一64岁女性患者来我院就诊,其主诉是发现胰尾部病灶两年,随访过程中逐渐增大,要求腹腔镜手术。行CT和MRI发现胰尾部一类圆形病灶,大小仅7*8mm,富血供,边界清晰,考虑神经内分泌肿瘤(图1)。患者有手术指征,但问题是,病灶小且位于胰腺深部,腹腔镜如何发现它。此外,既然影像学考虑交界性肿瘤,完整切除的前提下如何尽可能保留正常胰腺成手术关键。
图1腹部增强CT1A:胰体尾部见一类圆形病灶,动脉期呈等-低密度混杂病灶(白箭头);1B:病灶静脉期可见明显强化,边界清晰(白箭头)
为解决难题,我们查阅文献,发现早在年Gress等人提出了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纹身(endoscopicultrasound-guidedfineneedletattooing,EUS-FNT)这一技术,作者提出EUS引导下可实现腹腔镜胰体尾肿瘤切除的术前定位(图2)。
图2EUS-FNT示意图(引用至RimbasMetal.EndoscUltrasound;9:-7.)
然而,后续报道很少,且多为个案,所采用的材料大体分为两类:金属材料(5*0.8mm的针头)及化学染料。其中后者居多,包括印度墨汁,GISPOT和亚甲蓝等。印度墨汁被报道漏墨率高达9%–14%,相关并发症包括肠壁脓肿、腹膜炎等,因此不被推荐。而被认可较多的GISPOT是一种由高纯度碳颗粒制成的无菌悬浮液,成份包括水、甘油、聚山梨酯、苯甲醇、西米替康和高纯炭黑,这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唯一批准用于此目的的产品,然而我们无法购买。
当时,亚甲蓝是我院唯一能获取的药物,它是否可作为EUS-FNT的染料呢?此前,关于亚甲蓝在EUS-FNT中的报道仅一例,且文中未提及具体浓度及用量。为寻找最佳的剂量、浓度及有效的手术时间窗,于是我们购买了猪胰腺进行了体外验证(图3)。
图3(a离体猪胰腺;bEUS-FNT;c、d注射美兰后)
通过体外实验,我们发现:NS:亚甲蓝的合适浓度为10/1;0.2ml的量即可达到清晰的定位,但随着时间延长,亚甲蓝逐步扩散,最好在标记后2小时内手术。随即,我们为患者实施了EUS引导下的胰腺纹身术,我们术前在EUS引导下采用22G穿刺针在距离病灶胰体侧3mm处注射0.2ml的亚甲蓝-生理盐水稀释溶液(1:10配比),退针时在胰腺表面注射0.2ml亚甲蓝稀释溶液(图4A)。术中外科医师沿胃大弯打开部分胃网膜后见胰腺体尾部术前亚甲蓝标记(图4B)。超声刀解剖游离胰腺体尾部,解剖出脾静脉,于脾静脉上方、亚甲蓝标记肿块右侧切断胰腺。患者无出血、感染、胰瘘等并发症,术后2周出院。标本切缘可见亚甲蓝标记(图4C)。
图4:A:超声内镜胰体近胰尾见一类圆形低回声病灶(白箭头)与脾静脉(红箭头)B;腹腔镜下所见,胰腺体尾部表面可见亚甲蓝定位点(白箭头);C:术后标本见切缘有亚甲蓝
术后病理:胰体尾神经内分泌瘤(图5A),胰腺切缘未见肿瘤累及。免疫组化(图5B-D):Ki67(+,5%)、CgA(+)、Syn(+)、CD56(+),确诊胰体尾神经内分泌瘤(G2)。
图5:病理结果A:HE染色B:Ki67(+,5%)C:、CD56(+)D:CgA(+)
该病例发表在今年的《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上,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