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其动员人民从事重大行动的能力而言,希特勒可能是人类史上最富于感染力的演说家。”作家哈特曾这样形容希特勒。
希特勒的目标是想成为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要实现狼子野心,单靠他是不可能成功的,前提是网罗一批骨干帮手。令希特勒高兴的是,很多骨干帮手根本用不着三顾茅庐,不请自家就找上门来了。之所以会如此,实与希特勒超人的口才分不开。可以说,希特勒最重要的几名骨干全是听了希特勒的演说之后,因为佩服得五体投地,所以才愿屈居希特勒之下,跟着混世魔王闯天下。
鲁道夫·赫斯是仅次于希特勒的纳粹第二号人物。他因偶尔听了希特勒的一次演讲,震惊于希特勒的口才,便加入了纳粹*。戈培尔是希特勒手下的宣传部长,是希特勒的股竤大臣。此人也不缺少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加之又获得过哲学博士,对一般人的口才都不以为然,但对希特勒的口才,由衷的佩服。年,他听了一次希特勒的演讲,立即决定加入纳粹*。
演讲不仅吸引来了心腹大臣,而且还带来了大批*治捐款。
汉夫施丹格尔是哈佛大学毕业生,朋友劝他听听希特勒的演讲,他就去了。这一去,他就成了纳粹*徒了,因为他对希特勒的滔滔雄辩极为倾倒,爱屋及乌,他就信仰起了纳粹主义来了。纳粹*从这位信徒那里确实获益不小。汉夫施丹格尔借给纳粹*一笔巨款,使纳粹*报《人民观察报》得以维持下去。钢铁大王弗里茨·蒂森是年在慕尼黑结识希特勒的。初次见面就被希特勒口若悬河的辩才征服了,慷慨解囊,甩手就向当时尚不为人知的纳粹*捐资10万金马克(2.5万美元)。可以说,纳粹的许多钱财都是富商感于希特勒的口才魅力自愿从腰包里掏出的。
基本的骨干成员和大量的钱财,是希特勒实现其目标的第一步。无论是夺取执*权还是对外扩张,还需要把德国*人绑上自己的野心战车,希特勒决心用三尺不烂之舌忽悠德国*人成为其炮灰,元首决定先从所谓的“*人的荣誉感”下手。
德国*队在一战投降后受尽了委屈。一战中的德国最后失败,标志性事件并不是德*在某一次战役中失败,而是国内爆发革命,导致德国皇帝退位,社会民主*上台,德国成为共和*体,继而宣布投降。一战中的德*表现的比对手协约国*队要好得多,西线虽然没有打过什么大胜仗,但也一直是与英法相持,可以说势均力敌;而德*在东线一直是吊打俄*,但一战后德国建立起的共和*府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跟外国人签了个丧权辱国的《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而在*事上基本没有太大失败的德国*队成为这个停战协定的最大受害者。
德国*队中存在的这种屈辱感,当然成为希特勒演讲时可资利用的“干货”。希特勒时刻不忘刺激德*士兵们:“只要阿尔萨斯和洛林上空一日还飘扬着法国的国旗,我们的尊严就不存在!只要那些法国人、英国人在我们的国土上横行霸道,我们地尊严就不存在!只要在欧洲的版图上,这个叫德国的国家四分五裂积弱不堪。我们的尊严就不存在!只要其他国家的人,在聊天的时候说到德国这个字眼的时候会发出一声轻蔑的笑声,我们的尊严就不存在!”
作为一战的战败国,德国被迫签下《凡尔赛条约》,除了限制德国各种武器装备的数量,最要命的是废除了普遍义务兵役制,陆*不得超过10万人,海*只能保留轻型水面舰艇,不得拥有主力舰和潜水艇,不准拥有空*。德*感觉自己在前线打仗打得好好的,却被国内的革命在背后捅了一刀,社会民主*执*的共和国在德国上层人士心中并不是自由民主的民族希望,倒像是卖国求荣的秦桧,而德国*队就像是被十二道金牌招回来的岳家*,心情可想而知。要是其他国家的*队受了委屈还则罢了,德国*队与其他国家的*队是不一样的概念。“普鲁士不是一个拥有*队的国家,而是一个拥有国家的*队”是非常准确的描述。
现代的德国是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统一形成的,这个国家的*事传统与来自来自普鲁士的*事贵族有很大关系,而普鲁士是在12-13世纪时被条顿骑士团征服成为德语区,也就是德国的*事传统是从条顿骑士团来的。德国*队有*官团这么一个东西,主要都是容克*事贵族。一战后由于*队总数被限制在10万,德国杰出的*事家汉斯·冯·西克特采取了保护德国*官团的做法,首先入伍条件被提的很高:士兵身体良好,有12年以上的服役经验;*官要有25年以上的从伍经验。而且这10万德*全部接受*事指挥的教育,每个士兵都可以成为*官,每个*官都能成为将*,这样一来这10万德*就是10万德国*官,没有普通士兵。
德国*官中普遍有种突破凡尔赛条约限制的情绪,于是希特勒的机会来了,他摇动三寸不烂之舌:“能够团结人们的。有两件东西: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犯罪。我们有雕刻在德意志旗帜上面的伟大理想,我们会为这理想流尽我们的最后一滴血!在今天的柏林。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拯救我们的祖国,只有这理想!凡尔赛条约,是一个极大的耻辱!我们有拒绝执行它的决心和理由!做你们想做的吧!就像本杰明.马丁拿起枪,就像他带领着他的同胞们高举着那面自由的大旗英勇杀敌一样!假如你们期望战斗,那就去战斗吧!然后我就能够看到你们是七千万奴隶还是七千万坚贞不屈的日耳曼人!”
当然,希特勒不忘给德国*人大戴高帽:我很骄傲,在你们这些人中。这样没有骨头的人,少之又少!我的面前,是一个流着千年不屈血液的*团!这血液,曾经在我们祖先的血管里面流淌过,他们没有屈服过!现在,它们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汩汩奔涌,你们告诉我。你们愿意它冷却吗!?”
希特勒演讲的时候,除了对德国*人进行种种的荣誉精神的忽悠,同时还承诺给*官团他们想要的东西,他拉拢了大量德*将领加入纳粹*,其中就包括当时的空*战斗英雄戈林。希特勒用了极大的心思才把这帮受尽了窝囊气的德国*官团忽悠舒服了,最终获得了*队的支持成功上台。
希特勒上台后,*队迎来了春天,扩*、换装备、造战舰,各种好事连连。特别是希特勒撕毁《凡尔赛条约》,命令当时还很弱小的德*进入非*事区莱茵区的时候,希特勒在一帮忐忑不安的德国将领面前表现的异常坚定。结果本来可以全歼德国*队的法国淡定的出奇,一点反应也没有,德*就这么在希特勒领导下获得了第一次成功,这下子德国*队对希特勒真的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明明是为了自己野心而入侵他国,但希特勒把德*的侵略行为夸得神乎其神:我们需要的,不是一块面包!而是一个生存空间!一个民族地生存空间!这生存空间,不是靠乞求和抗议来实现的,而是靠铁和血来实现的!”侵略战争,俨然成了一场为德意志民族寻找生存空间的的神圣行为。
二战开始后德*各种闪击战成功。最后英法联*在敦刻尔克被德*赶的夹着尾巴逃跑了,法国投降。德*觉得那个解气啊,对希特勒当然更是言听计从了,德国将领们对希特勒从一开始的鄙视、怀疑,变成了对元首*事天才的无限崇拜。可以说,这个时候,希特勒基本把德国*队上下都忽悠瘸了!
遗憾的是,忽悠就是忽悠!它改变不了实力对比的悬殊。到了战争后期,德*士兵伤亡惨重,纳粹德国败相已显,被希特勒忽悠的德国国防*的将领们,开始坐不住了,策划了多次刺杀希特勒的计划,全部落空。希特勒因为这些暗杀活动也对国防*进行了大清洗,著名的隆美尔元帅也在清洗中被逼自杀。但史学家们对这些反对希特勒的将领并不留情,因为这些将领在为希特勒攻城略地时都保持了沉默,只是最后发现开始打败仗了才调转了枪口,说到底也不是很光彩的。
至于*卫*,严格来说是叫武装*卫队,并不是正规*队,而是由死忠于希特勒的人组成的私人武装。战场上的武装*卫队因为比较像正规*,又被称为*卫*,由于是严格按照希特勒的种族主义思想建立起来的,兵源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所谓纯种雅利安人,其中还有一些非德籍的“雅利安人”加入。私人卫队么,装备啥的都是最先进的,重要的是*审都很合格,战争末期还有大量*卫*按照元首的指示战至最后一人,更有大量自杀随元首而去的,这是纯度百分百的炮灰。
版权声明
除特别注明均来源网络。我们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长按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