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中医外治?
中药外治法是与中医的内服药物治疗方法相对而言。其与内治法一样,均是以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为指导,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将药物施于皮肤、孔窍、腧穴等部位,以发挥其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解毒化瘀、扶正祛邪等作用,使失去平衡的脏腑阴阳得以重新调整和改善,从而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达到治癌防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控制临床症状和对放化疗减毒增效的目的。
ChineseMedicine
二、中医外治的优势
中医经皮肤黏膜给药的方法很多,如敷、贴、浸、洗、涂、含漱、灌肠等。体表直接给药,经皮肤或粘膜表面吸收后药力直达病所,提高了药物的局部吸收,起效迅速,既可避免口服药物经多环节灭活代谢后疗效降低,又可避免药物对胃肠道及肝肾等脏器的毒副作用,特别是晚期肿瘤患者正气已虚,不耐攻伐,脾胃吸收能力减弱,单靠内服药效果不佳,中药外治法更具有优势。
ChineseMedicine
三、我科中医外治的方法
我科以中医扶正固本,辩证论治理论贯穿肿瘤防治全程,内服中药与中医外治适宜技术相结合、构建多维一体的治疗体系。通过中医理论指导,一方面针对不同患者给予提高免疫、调整脏腑、改善生活质量的个体化中药汤剂诊疗;另一方面结合开展针灸疗法、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穴位埋线、艾灸、穴位注射、中药封包疗法、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壮医药线点灸等多种中医特色疗法。
针灸治疗
针灸是中医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指导下,用刺激经络疏穴的方法,来进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①在放化疗的前后,病人体虚气弱,尤其放疗或化疗之后正气受损,体质下降,针灸能平衡阴阳、扶正祛邪、扶正通阳,预先激发机体潜力,并缓解减轻放化疗后的毒副反应,改善骨髓造血功能。②肿瘤病人常伴有各种不适症状,常见的有眠差、疲乏、食欲不振、呕吐反胃、低烧不退、精神萎靡等,可以用中药扶正祛邪,针灸以疏通气血,针药结合,多有显效;③针灸在肿瘤各期的止痛效果极佳,甚至是晚期出现剧烈疼痛时。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是一种结合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复合性中医治疗方法,它作用机制主要在于对机体的局部刺激、穴位刺激及经络传导,以及透皮吸收三方面。广泛应用于化疗相关性胃肠道反应、癌性疼痛、肿瘤相关性肠梗阻、癌因性疲乏、失眠等的治疗中,多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或单独应用,或联合中西药内服、穴位按揉。
耳穴压豆
耳穴压豆是穴位贴敷的一种,也是中西医结合肿瘤科开展的中医特色项目之一,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应,激发经络功能,调和气血,调整脏腑功能。通过选取交感、神门、胃、肾上腺、脾、肝等穴位,对肿瘤放化疗后引起的恶心、呕吐、失眠、焦虑、疼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疗法是根据中医理论通过针具和药线在穴位内产生刺激经络、平衡阴阳、调和气血、调整脏腑,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穴位埋线后,在体内软化、分解、液化和吸收时,对穴位产生的生理、物理及化学刺激长达20天或更长时间,从而对穴位产生一种缓慢、柔和、持久、良性的“长效针感效应”,长期发挥疏通经络作用,达到“深纳而久留之,以治顽疾”的效果。对于化疗后出现的消化道反应,如食欲不振、嗳气反酸、恶心呕吐、呃逆、腹痛腹胀、泄泻或便秘等,还有骨髓抑制,如全血细胞降低,白细胞变化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又称水针,是选用某些中药、西药注射液注入人体有关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它将针刺与药物对穴位的双重刺激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其综合效能,以提高疗效。它具有操作简便、用药量少、适应证广、作用迅速等优点。近年来,穴位注射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它在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力、防治放化疗引起的消化道的反应、缓解癌性疼痛、治疗肿瘤引起的顽固性呃逆以及抑制肿瘤生长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是以壮药浸煮后的木罐或竹罐吸拔于相应的穴位上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是依据壮医理论,施治于经脉、腧穴、肌腱,可起到行气活血、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柔筋缓急的临床作用,具有拔罐和药物治疗的双重效果,既有拔罐疗法的物理治疗效果又有药物渗透治疗的生化效果,取拔罐和药物治疗之长。对于肿瘤疾病,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可用于恶性肿瘤放化疗并发带状疱疹、癌性肠梗阻、癌性疼痛,另外还可用于骨髓抑制、免疫力低下等。
壮医药物罐
壮医药线点灸
壮医药线点灸是通过以壮医秘方浸泡过的苎麻线,点燃后直接灼灸在患者体表的一定穴位或部位,疏调龙路、火路气机,而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其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感冒发热、痔疮发炎、急性结膜炎、麦粒肿、荨麻疹及其他皮肤瘙痒、痛经、软组织损伤、乳腺小叶增生、小儿厌食、遗尿、泄泻、风寒湿痹、多发性脂肪瘤等等,对于畏寒、发热、肿块、疼痛、瘙痒、麻木不仁、身痒诸证,疗效尤佳。对于肿瘤疾病,壮医药线点灸可用于恶性肿瘤放化疗并发带状疱疹、癌性疼痛、麻木,以及肿瘤术后出现腹胀、恶心及呕吐、偏头痛等症。
艾灸
艾灸是以艾叶为原料加工制作成艾绒,在一定穴位用各种不同的方法燃烧,直接或间接地施以适当温热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而达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中医认为肿瘤的形成与阳气不足、寒凝瘀滞有关,而当前的抗肿瘤治疗(手术、放化疗、中药清热解毒等)又会损伤机体阳气。艾灸补充阳气,扶正祛邪,补益强身,能激活提高免疫系统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应激能力。不仅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还可以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
END
我科医生出诊安排表
诊疗相关信息
●中医科肿瘤日间病房外治项目诊疗地点:中医科3楼门诊楼9诊室、10诊室、11诊室、12诊室;
●治疗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15:00-18:00;周六上午8:00-12:00;
●-;-;-;
●医院中医科已开设周日门诊,欢迎预约诊疗!详询医院中医科、中医门诊治未病中心!
扫
码
关
注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