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脂肪瘤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0209双流棠湖医影慧眼病例
TUhjnbcbe - 2022/4/18 19:27:00
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

病例仅供学习之用,不做诊断依据

椎管内脂肪瘤多见于11~30岁的青少年,其致病因素可能为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生活和工作压力太大、郁结于心等。大多数椎管内脂肪瘤生长于患者的脊髓背侧,所以生长速度较慢,但是,随着肿瘤的生长,肿瘤变大可能造成脊髓压迫,出现症状。

  当椎管内脂肪瘤位于胸髓时,肿瘤多位于脊髓软脊膜下,可沿血管穿入髓内,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界限,患者会出现与病变节段相应的临床表现,因侵犯脊髓背侧较多,故深感觉障碍较明显;当椎管内脂肪瘤位于圆锥部时,肿瘤常位于髓外硬膜内,多伴有地位脊髓症、椎管闭合不全和皮下脂肪瘤,患者临床表现为下肢痉挛性瘫痪、踝趾关节畸形和括约肌功能障碍。

女性,46岁

自觉头沉伴眼周不适1年余。

术后病理:(眶内)血管瘤

血管瘤是眶内最常见的肿瘤,占眼眶肿瘤40%。眼眶良性肿瘤的60-80%。

血管瘤的三种病理类型: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瘤和淋巴血管瘤中,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80%发生于肌锥内。女性多见,好发年龄是20-40岁。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逐渐加重的突眼,可伴有眼球运动受限。

形态上,MRI表现与CT表现相仿。

MRI信号变化有一定特征性改变,T1加权病灶信号为中等或稍低信号,在T2加权上和质子加权上病灶信号均为明显的高信号。类似于肝血管瘤的“电灯泡”征象。

多数病灶信号均匀,瘤内出血、钙化和血栓形成使肿瘤信号不均匀。血肿在T1和T2加权上均成高信号。出血率约为10-20%。

Gd-DTPA增强,肿瘤呈均匀和明显强化。动态增强扫描,肿块呈“渐进性强化”。小片状强化—逐渐扩大—整个肿瘤明显均匀强化(特异征象)。

海绵状血管瘤诊断要点:

1.多位于肌锥内

⒉在MRI的质子和T2加权上信号呈“电灯泡”征象

⒊CT和MRI增强后有明显强化。

鉴别诊断主要包括:

⑴神经纤维瘤CT上较难区别。MRI上,信号变化不同,该瘤在长T2加权上信号逐渐降低。

⑵泪腺混合瘤a.部位不同,泪腺混合瘤位泪腺窝内。血管瘤多位于肌锥内。b.信号不同。

医院陈老师分享病例

48岁的男性在过去几周内出现逐渐恶化的混乱、嗜睡和言语混乱。

追问病史说半个月前打了新冠疫苗

病例结果:ADEM

更多分析,欢迎进群分享分析

更多内容,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0209双流棠湖医影慧眼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