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脂肪瘤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医院成功完成一例ldq
TUhjnbcbe - 2022/4/27 22:05:00

近日,医院成功完成一例“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待出院。

患者秦某,男,60岁,年7月6日在家人陪伴下医院普外科门诊,掀开衣服露出如怀孕七八个月的“大肚子”,着实吓了众人一跳。

患者半年前无诱因出现腹部膨大,未予重视。近期因腹部膨出明显增大,伴腹胀、乏力、食欲不医院,腹部CT示:腹盆腔巨大占位,考虑腹膜后巨大脂肪瘤。因医疗技术所限,医院治疗。

患者随医院,同样诊断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需进行手术治疗,但均以肿瘤体积巨大,周围组织、血管、神经受累严重,手术难度、风险非常大而建议转院治疗。

最终,经人介绍来到我院普外、肿瘤外科就诊,患者就诊时胸闷气短明显、消瘦、不能进食、病情危重。普外、肿瘤外科主任罗少龙为其进行了详细查体,组织多学科联合会诊,并与上海九院肿瘤外科专家进行远程会诊。

经过反复病例分析讨论。普外、肿瘤外科团队在陶立院长带领下,为患者制定了缜密的手术方案。7月17日,术前准备就绪,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腹部巨大肿瘤切除术。

术中因肿瘤基底部粘连紧密,施术者人人谨小慎微、细致无比。在院长陶立,普外科主任罗少龙、主治医师任海涛,麻醉医师郑磊,手术护士吴海英、刘晓斌等通力协作下,手术全程历经3时50分,顺利将20斤重的巨大肿瘤切除。

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患者术后在医护人员陪同下送重症监护室监护治疗。

据陶立院长介绍,此病例是他从医以来遇到的非常罕见的巨大脂肪肉瘤。

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精神良好,能够正常呼吸和进食,已能下床活动,与刚来就诊时判若两人。

延伸阅读

脂肪肉瘤(liposar
  RPLS发病年龄为55~75岁,男性略多于女性。腹膜后脂肪肉瘤大部分为高分化脂肪肉瘤,大多呈膨胀性生长。


  RPLS早期无典型症状,患者通常以腹部巨大包块就诊;还可有腹胀、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影像学检查对RPLS的临床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B超和CT检查是最常用的方法。手术切除是其标准治疗手段。

图文/编辑:宣传科

素材提供:普外、肿瘤外科

影像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院成功完成一例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