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联合,惠泽一方。中国医学论坛报依托“星火计划”,医院,积极探索网格化布局,传播医媒合作新势态。过去一年,温州医院(妇科)在“星火计划·扬帆行动——临床肿瘤决策和规范化项目”中,作为项目的妇科肿瘤规范化诊疗培训基地,在胡燕主任团队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系列线上线下培训、查房、病例分享等活动,助力区域妇科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提升。基于温州医院(妇科)的突出贡献,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特此授予其“星火计划·优秀合作基地”!
“星火计划·优秀合作基地”颁奖仪式合影
星火燎原扬帆启航吴令英教授
胡燕教授
12月26日,由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CSCO)和中国医学论坛报共同举办的“星火计划·扬帆行动——临床肿瘤决策和规范化项目”学术活动在温州医院召开。活动分为两个环节,在开幕式环节,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代表对温州医院(妇科)荣获“星火计划·优秀合作基地”进行了颁奖仪式。在学术报告环节,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医院吴令英教授(线上)与温州医院胡燕教授共同担任主席并致辞。
“星火计划”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指导开展的一项大型公益性基层培训项目,旨在充分发挥CSCO和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的各自优势,通过开展一系列有特色、专业的临床肿瘤学继续教育活动,促进学术交流和协作研究,推动我国临床肿瘤学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吕卫国书记
吴高俊副院长
王国平主任
会议还邀请到浙江大学医院吕卫国书记、温州医院吴高俊副院长、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王国平主任在授牌仪式上致辞。与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纷纷赞扬了温州医院妇科团队近年来在妇科肿瘤诊治上取得的成绩,尤其是宫颈癌、卵巢癌等恶性肿瘤的诊治能力排名全省前列,希望“星火计划·扬帆行动——临床肿瘤决策和规范化项目”能进一步提高温州区域妇科肿瘤的诊治水平,促进当地妇科的学科发展。
见贤思齐聚力同心会议邀请中医院李宁教授分享了《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的专题讲座,与会嘉宾就不同PARP抑制剂如何选择、PARP抑制剂联合治疗等多个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拓展了学术视野、促进了学术交流、活跃了学术氛围。
会上,温州医院妇科赵红琴主任医师带领的妇科肿瘤MDT团队分享了一例罕见“妊娠合并卵巢癌”病例,线上线下妇产科同道们围绕该病例展开热烈讨论,学术氛围浓厚。
精进不休臻于至善会后,胡燕教授接受了中国医学论坛报的专访,从发病现状、学科进展、助力基层、科室建设、患者教育五个方面畅谈卵巢癌诊疗。
胡燕教授采访视频发病现状Q: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中国卵巢癌新发病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就您了解,目前浙江省卵巢癌患者发病现状、治疗效果及定期筛查情况如何,取得的成果有哪些?
年全球新增卵巢癌患者,例,死亡,例;发病率约8.1/10万人,死亡率约5.4/10万人;中国新增卵巢癌患者55,例,死亡37,例;发病率约7.8/10万人,死亡率约5.3/10万人。
年浙江全省1-3季度新增卵巢癌患者合计人,医院收治例最多,医院(第三),省妇保第二()。年全省共新增卵巢癌患者人,医院诊断并治疗例(第三);年全省新增人,我院诊疗人(第三)。从此数据可以看出,浙江省大部分卵巢癌患者还医院进行治疗的,医院卵巢癌规范化诊疗十分关键。学科进展Q:请您盘点一下今年卵巢癌诊疗领域最新的进展或突破有哪些?您及团队今年在该领域做了哪些实践与探索?
卵巢恶性肿瘤发病率位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3位,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但其致死率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70%的患者确诊时已至晚期,且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不足43%。多数患者对初始手术治疗和以铂类与紫杉类为主的一线化疗应答较好,但其中大部分患者最终仍会出现复发且长期生存率普遍较差。因其较高的病死率和不良预后,卵巢恶性肿瘤已成为女性重点防治的恶性肿瘤之一。以R0切除为目标的初次手术和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是标准的卵巢癌初始治疗。随着手术理念和技术的进步以及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卵巢癌的预后发生了令人鼓舞的变化。近年来卵巢癌治疗进展的重点主要集中在手术治疗和靶向治疗两个部分。年卵巢癌靶向治疗的进展主要有:卵巢癌的一线维持治疗晚期卵巢癌容易复发,在规范的手术+化疗的基础上,一线维持治疗是标准治疗手段。SOLO1和PRIMA研究均已证实,在BRCA突变人群中,对比安慰剂组,PARP抑制剂可显著延长患者PFS,对于BRCA突变患者的一线维持治疗,尼拉帕利或奥拉帕利已经成为标准治疗的选择。
铂耐药卵巢癌的治疗进展上皮性卵巢癌经含铂化疗后70%会在3年内复发,卵巢癌经多次复发,化疗间期逐渐缩短,最终由铂敏感发展为对铂类耐药。铂耐药卵巢癌使用铂类再治疗的有效率低,预后较差,PFS约3.4个月,OS约12-15个月。对于铂耐药复发卵巢癌的治疗进展,目前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PARP抑制剂+相关进展尼拉帕利+安罗替尼
ANNIE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单臂Ⅱ期研究,其研究结果提示对于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患者,尼拉帕利与安罗替尼联用似乎具有可耐受的抗肿瘤活性。该研究为一项小样本的Ⅱ期研究,目前仍在进行中,期待研究完成后的进一步数据来阐明结论。
尼拉帕利+贝伐珠单抗+Dostarlimab(PD-1抑制剂)
CSCOOC报道了OPAL研究队列A研究,研究结果提示,对于有PD-L1阳性或同源重组修复(HRR)通路突变的铂耐药难治患者,尼拉帕利、Dostarlimab和贝伐珠单抗的三联疗法可能反应性更好。抗血管生成药物+相关进展伊沙匹隆+贝伐珠单抗
一项Ⅱ期试验旨在评估抗血管生成药物伊沙匹隆联合或不联合双周贝伐单抗治疗铂耐药或难治性卵巢癌的疗效,结果显示伊沙匹隆联合双周贝伐珠单抗治疗铂耐受性或难治性卵巢癌、输卵管癌、原发性腹膜癌较伊沙匹隆单药显著获益。
阿帕替尼+脂质体阿霉素
APPROVE研究评估了阿帕替尼联合聚乙二醇脂质体阿霉素(PLD)对比PLD单药治疗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与PLD单药相比,阿帕替尼联合PLD作为明确的治疗方案,可显著改善铂耐药或难治的复发性卵巢癌患者的PFS(3.31个月vs5.80个月,HR0.44,P=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免疫治疗药物+相关进展度伐利尤单抗+曲美利单抗
一项随机Ⅱ期临床研究评估了度伐利尤单抗(PD-L1抗体)和曲美利单抗(CLTA4抗体)联合治疗对比序贯治疗铂耐药复发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疗效。结果显示,双免疫治疗对铂耐药复发性卵巢癌疗效不显著,联合治疗组对比序贯治疗组的中位PFS(mPFS1.87个月vs1.84个月,P=0.)及OS(mOS7.26个月vs10.61个月,P=0.)无统计学差异。
帕博丽珠单抗+贝伐珠单抗+PLD(聚乙二醇脂质体阿霉素)
一项开放、Ⅰb期试验评估了帕博丽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和PLD治疗铂耐药上皮性卵巢癌的疗效。结果显示,帕博丽珠单抗+贝伐珠单抗+PLD在既往接受过多线治疗(包括既往接受过抗血管生成治疗)的铂耐药复发卵巢癌患者中显示出临床活性,所以免疫+抗血管生成+化疗三联治疗或许能为铂耐药复发的卵巢癌患者带来希望。
目前针对铂耐药复发卵巢癌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案,治疗需个体化对待。对于携带BRCA突变的铂耐药复发卵巢癌,PARP抑制剂疗效有优势,但联合治疗优势不明显;抗血管生成的联合治疗疗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