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很多人不知道,肝脏是为数不多有“满血复活”(再生)能力的器官。
当肝脏发生损伤时,成熟的肝细胞可以马上进行复制、修复损伤。就算手术切掉了75%的肝脏,只靠肝细胞复制,也能让肝脏的大小和功能恢复如初。
今天要讲的故事,来自英国《卫报》的报道。这位男士切掉了半个肝脏移植给父亲。下面是他的亲身经历。
图
theguardian
故事:我捐出半个肝脏,只为救爸爸的命
年底,爸爸确诊了肝癌。听到这个消息时,大家都非常震惊。
但这个事不完全是意外。几年前的一次输血,在爸爸身体里早早地埋下了“地雷”。
当时,由于血液没有经过严格检测,让他意外感染了丙型肝炎(简称“丙肝”)病毒;
慢性丙肝病毒感染又导致了肝硬化,而肝硬化可能进一步造成更危险、更严重的并发症,这个我们一直都知道。
我哥贾里德曾经跟爸爸商量过,他提议,要不就把自己的肝割一部分出来救爸爸。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肝脏和其他器官最大的不同,就是可以再生——肝脏被割掉一部分后,在6个月内就长回完整大小。
爸爸听了非常感动,但是也非常谨慎。
他自己也是一名医生。虽然他知道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有多少,但现在换成让自己的孩子去做这件事,还是让他很难接受。
注:随着肝移植技术的不断完善,器官接受者的5年生存率已达70%~85%。但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14%~35%,仍然是影响器官接受者生存质量、本人和移植肝长期存活的重要危险因素。
捐肝给一个成年人,要切的部分肯定比捐给小孩的更多,风险也更大。
可惜,爸爸带有一种罕见的血型,如果想找死者捐献的遗体来做肝移植,希望更加渺茫。
所以,我哥贾里德和我都去做了配型检测,结果发现,我们俩跟父亲都是相容的。
然后我们几个兄弟姐妹都觉得,最后被选中的应该是哥哥,他义不容辞。讨论来讨论去,甚至一度陷入了僵局。
当时,我弟弟正在等博士录取结果,没法给我们一个准信;而我自己也正在大学里忙着各种考试。
哥哥贾里德也觉得他有责任保护我——当时他25岁,我21岁。
我们还有个姐姐,她也挺身而出说自己可以捐肝,但我们都希望医生优先选我们,而不是她。
为了加快进度,我们决定让哥哥先去做进一步的检测。
结果是,哥哥需要切下66%的肝脏。这个数字取决于静脉、动脉与肝脏的连接位置。
但是,如果切掉的部分在60%到70%之间,供体(捐器官的人)的手术风险会急剧增加,所以手术医生不太想让他来做供体。
于是,我毫不犹豫直接去做了测试。结果发现,我只需要切下56%的肝脏,所以我更合适。
为了这场手术,本来哥哥已经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做准备,结果计划突然变了。
他很沮丧,甚至有点愧疚——他很抱歉地跟我说,这事太荒唐了,明明是他的责任,最后却落到了我头上……
不过,之后我每走一步,他都是我坚强的后盾。
我去做了磁共振成像(MRI)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其中,CT血管造影用了染料(造影剂)来标记特定血管的颜色;还做了心理评估。
我感觉最不舒服的是活组织检查(肝脏穿刺活检)。医生会用一根尖细的针管(活检针)从我的颈静脉穿进去(用介入手术的方法,一直插管到肝脏),来采集肝脏的活组织样本。
多亏上了麻药,我当时几乎没有任何感觉;直到当晚,我才开始感觉脖子很痛、很僵硬。
科普时间
做活体肝移植,首先要保证捐肝的人残留肝体积不少于原体积的30%~35%,以免发生肝功能不全、残余肝失功和死亡。
本文中哥哥的肝脏如果切掉66%,就只剩下34%了,所以风险比男主高一些。
而男主做的CT扫描或磁共振成像(MRI),就是为了精确计算肝左、右叶体积。
另外,捐肝的人还必须进行慢性肝脏疾病评估,比如脂肪肝等问题。大泡性脂肪变性如果10%,需要引起